鄭依姆和孫子一起擦拭椅子。
福州新聞網(wǎng)訊 昨天下午4點半,福馬路省腫瘤醫(yī)院相鄰的一間店面前,葉財柱和鄭淑英兩位老人開始忙碌起來,一個搬椅子,一個擦椅子,“一會就有人來納涼了,要再去燒點開水。”鄭淑英依姆說。這樣的“習(xí)慣性動作”,兩位老人已經(jīng)做了6年。
今年86歲的葉財柱依伯告訴記者,這間店面原來是自己兒子的,6年前兒子另謀出路,于是,閑不住的老兩口就接下了店?!拔液屠习樵榷际枪S里做機(jī)械的,就決定開一家配鑰匙的店。”葉依伯說。因為醫(yī)院附近人來人往,不少人走累了都沒有地方休息,他就和老伴一合計,買來幾把椅子放在門口。長此以往,路人、保安、環(huán)衛(wèi)工人都喜歡到店鋪前歇歇腳,喝上一杯“愛心開水”,再滿足地趕路。
“一天得燒六七壺開水呢!”84歲的鄭淑英依姆笑著說,不論天冷還是天熱,開水都能解乏。除了“特定人群”,附近的居民也都喜歡到店鋪前坐著聊天。
環(huán)顧小店四周,除了門口的7把椅子,就只有一個老舊的配鑰匙機(jī)器擺在一旁。因為地段好,老人的店鋪十分“搶手”?!昂枚嗳藛栁业昝孀獠蛔?,我都沒答應(yīng)?!比~財柱依伯說,其實他和老伴的退休金完全夠開銷,而這間店面有時候一天都“接不了一單”。至于為何要一直堅持開店,老人的回答是“想要做點什么”,“如果店面租出去,就沒有辦法像現(xiàn)在一樣,還能給大家歇歇腳,聊聊天,我要那1萬多塊的租金干什么呢!”
鄭淑英依姆告訴記者,她還在店里放了個充氣瓶,路過的人如果車沒氣,也能“行個方便”。
每天清晨,老人的店準(zhǔn)時“開張”。掃地面、擺椅子、燒開水……葉財柱依伯一邊聽著自己最愛的福州評話,一邊靜候歇腳的“客人”。當(dāng)落日余暉灑下,晚上7點半,兩位老人才慢慢“收攤”。
在兩位老人忙著迎接歇腳的客人時,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也在一旁認(rèn)真地擦著椅子。他是兩位老人的小孫子,10歲的葉錦強(qiáng)?!斑@是環(huán)衛(wèi)阿姨放在我們這兒的?!比~錦強(qiáng)一邊小心地把水杯放好,一邊告訴記者,阿姨掃累了就來歇歇,再喝點開水解解渴。
7個兒女對老兩口的行為也十分支持。兩位老人說,這處休息點還會堅持辦下去,“希望我們都能長命百歲,一直好好為大家服務(wù)”。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 2014-07-21日本成田機(jī)場現(xiàn)膠囊旅館 方便乘客長時間候機(jī)
- 2014-07-03城廂搭建"隨手拍"平臺 方便市民參與城市文明創(chuàng)建
- 2014-04-18為圖方便!福州二環(huán)路沿線頻現(xiàn)“跨欄”險象
- 2014-04-03好幼兒園辦到家門口,方便!
- 2014-03-31方便老人和殘疾人閱讀 廈門小學(xué)生發(fā)明智能翻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