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價值的電影要摒棄庸俗的市場化崇拜
為了讓電影等藝術(shù)形式與核心價值觀完美結(jié)合,必須摒棄庸俗化的市場崇拜,賺錢可以,但不能扔掉藝術(shù)道德。追求市場化效應可以,但不能扔了公共良心、藝術(shù)良心。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可以,但不能拿低俗和惡俗當賣點,拿無知當有趣,拿麻木當做審美。
想起了美國動作巨星施瓦辛格,塑造了較多的暴力英雄,是所謂的“市場成功者”,但他卻不讓自己的孩子看自己的電影,因為那會讓孩子“學會暴力”,這種藝術(shù)良知和藝術(shù)警惕,對于不少中國導演、中國制片人,無疑是一個有益提醒。
其實,力行和倡導核心價值觀、善美價值觀,并不空洞,不難做,不妨看看獲得奧斯卡金獎的很多西方影片,就做得非常高雅,高尚,很有藝術(shù)品位,比如獲得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的《死亡詩社》、曾獲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放牛班的春天》,都非常高尚、高貴,這種藝術(shù)責任和良心,我們不能丟!(宋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guān)新聞
- 2014-06-23庸俗炒作狀元不如多鼓舞個性學生
- 2013-10-30歷史讀物應通俗而不庸俗
- 2013-04-02要清明,更要文明 清明祭祖 但表心意勿庸俗炫富
- 2013-04-02清明祭祖 但表心意勿庸俗炫富
- 2013-04-02要清明,更要文明 清明祭祖 但表心意勿庸俗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