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與堅守
黃田村里有片30畝水塘,方慶珍是村里水塘漁場負責人。之前,方慶珍在外地做建筑,收入不錯。2009年,陳其偉找到熱心村里公益的他:“你見多識廣、資金充裕,能不能引進什么項目?”方慶珍說,生態養魚不錯。
這想法與陳其偉不謀而合。第二年,方慶珍和朋友投資200多萬元建起漁場,養起中華鱘、鰻魚苗等。陳其偉幫忙將通向漁場的山路鋪上水泥,得知漁場資金有限,又幫著向上級申請扶持資金。如今,這個漁場規模逐年擴大,年產值已達數百萬元。
村里的養殖戶曾松貴對陳其偉同樣印象深刻。2012年,曾松貴找到陳其偉,想利用山上空地養殖黑山羊。很快,經村兩委研究,通過了這個項目。現在,1000多只野雞和200多頭黑山羊成了這片山崗的一道風景。曾松貴說,下一步一定要按其偉的囑托,擴大養殖規模,修好上山的路,并幫助其他村民學技術。
在村里經濟發展、村民致富的同時,陳其偉將目光放在人才選用和班子建設上。“發展一個村,靠一個人的熱情是不夠的,村級班子是保障。要把有文化、事業心強、勇于奉獻、開拓創新、立志改變家鄉面貌的年輕能人選拔到村級班子中。”陳其偉曾說。
陳志云高中畢業到部隊當兵,退伍后在外做工程,去年因有事在家待了很長時間。陳志云能吃苦、有文化、在部隊入了黨,陳其偉有事沒事就往陳志云家跑。久了,陳志云才明白過來,原來老支書想讓他留在村里幫忙。“說實話,我猶豫了很久。”陳志云說,在老家單調不說,工作補貼每月只有1000元,比以前收入少了許多。后來,老支書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現在,27歲的陳志云是村黨支部副書記。
采訪中,村民們告訴記者,黃田村有條不成文的規矩:任何人不得砍伐山林。“要發展經濟,更要保護青山綠水。”陳其偉無數次提過。
2003年,陳其偉一直思考著怎么讓黃田村的光禿禿的山頭變綠,便找到閑暇時種些經濟林的村民老吳:“你種過經濟林,知道好處,干脆你當護林員幫著宣傳,動員大家種樹。”后來,為了推廣綠化,陳其偉多次到村民家中動員種樹。很快,九垵山600畝山地種上經濟林。三四年間,黃田村1萬多畝山地也種上了綠樹。
朝陽公路開通后,有個老板看上了黃田的瓷土礦,前來聯系說要開挖,每年給村里上百萬元。當時多數村民都動心了,但卻被陳其偉一口拒絕了,他說:“如果開挖瓷土,必然會破壞水土,我們發展經濟,決不能以犧牲青山綠水為代價。”后來,陳其偉帶領村民在荒山上種起大批林木,并引來礦泉水廠、珍稀苗木基地、有機茶葉基地等一批無污染項目。
不僅不讓毀林,陳其偉還發動村民在房前屋后種樹,并引進桂花、香樟樹、紅豆杉、黃花梨等名貴樹種。昔日黃灰一片的黃田村,如今“村在林中,林在村中”,處處郁郁蔥蔥。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27追記最美書記文建明:用生命拓寬群眾的“深度”
- 2014-02-21他又“出差”去了——追記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蓋軍銜
- 2014-02-21“藍領先鋒”追夢人——追記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蓋軍銜
- 2014-02-20追記全國勞模、廈工培訓中心總監蓋軍銜:一名產業工人的報國情懷
- 2013-12-06一堂沒有講完的質量分析課 追記“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鄭開華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