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8日,山東首個以“好人”為成員的社會團體“身邊好人聯誼會”成立。在一周年的日子,近20位“好人”聚在一起,分享一年中身邊好人感動的點滴。在現場,照顧繼父 16年的“好人”王翠珍給會元義工的姜發祖贈上錦旗,感謝好人之間的幫扶。(6月20《青島文明網》)
看到“抱團”二字,讓我想起另外一個熱詞“抱團取暖”。“抱團取暖”原本是指在寒冬的時候,有人陪伴將會是最大的溫暖。后延伸至地區之間優勢互補“抱團取暖”、企業之間規避風險“抱團取暖”、個人之間通過某種關系“抱團取暖” ……
如此等等式的抱團取暖,雖說也是一種智慧,一種力量,但總感覺無法與山東"好人"之間的抱團溫暖人心、溫暖社會。因山東"好人"抱團,如歡樂夕陽互助組、家庭矛盾調解組、民俗文化組、環保宣傳隊等小組,他們之間是互幫互助,互相影響,一起抱團做好事。
倒不是要一味指責社會上的那些形式各異的"抱團”就沒有做好事的,但也不能不說那些所謂的“抱團”時常充斥著相互利用、爾虞我詐的人和事。就拿有的“同學聯誼會”、“老鄉聯誼會”來說,就有變味之嫌,曾有人把那些變味“比車子、比票子、比房子”的“同學聯誼會”、 “老鄉聯誼會”稱之為“吹牛會”、“炫富會”、“攀比會”,一點不為過,甚至還令人不齒。
相比之下,一個“抱團”帶來的是社會正能量,一個帶來的卻是社會負影響,而我們的社會更多的是要類似于山東"好人"抱團行善做好事的社會正能量。山東道德模范、中國好人榜身邊好人、“身邊好人聯誼會”于秀珍介紹,“好人聯誼會”成立一年,加入的好人由當初的150人發展到300多人,“好人”的模范作用起到了很大的影響。的確如此,互幫互助“好人”徐瑞艷在自己所在的小區發展了十幾個人一起做好事,好人之間也互相幫助,他們給自己的小組起名為“歡樂夕陽互助組”。而孝老愛親好人任翠美號召村里的婦女一起成立環保宣傳隊,一起宣傳環境保護理念。見義勇為的“好人”仲守君則帶出一個好人之家。 這樣的"好人"抱團,顯得彌足珍貴。
我希望我們的全社會,要大力宣傳類似于山東"好人"抱團行善做好事的先進典型,讓更多的“好人”加入進來溫暖社會、影響社會,釋放更大更多的正能量,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添磚加瓦,以樹立一座座人間大愛的歷史豐碑。(萬吉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20武平縣永平鄉舉辦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進基層巡講活動報告會
- 2014-06-17扶或者不扶 并不難 選好慈善大使 共筑好人之城
- 2014-06-17選好慈善大使 共筑好人之城
- 2014-06-16泉港區“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故事匯巡講進軍營
- 2014-06-16龍海市開展“身邊好人”新聞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