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日報訊
田野搭舞臺,群眾唱主角
昨日,筆者在建甌市徐墩鎮文體綜合服務中心看到,徐墩鄉土文學藝術社的會員們或在排練京劇,或在練習書畫,場面很是熱鬧。在蟬聯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并被列為省首批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鎮的徐墩,這一幕,是當地以文化為抓手、推進城鎮建設和惠民工作的一個縮影。
村村有場所,出門能活動
去年以來,徐墩在17個村(場)建設了文化陣地,并利用村級文化設施平臺,整合農村信息資源,基本實現農村數字電視、電子政務、有線廣播、圖書信息服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數字電影、黨員教育和遠程教育八網合一,使村民不出村就能滿足多種需求。下碓村投資40萬元修建了農民文化活動中心,設置了圖書室、電腦室、書畫展室、活動室等。“現在我們活動有‘中心’,學習有‘書屋’,看電視用‘數字’,還有電影看,我們的日子越過越滋潤了。”村民傅國兵有感而發。
田野一旦變成舞臺,藝術就有了土壤。在去年12月的徐墩鎮鄉土文化藝術節上,該鎮把揀板栗、抗旱接力、接新娘、插秧等民俗農事項目搬上了舞臺,贏得掌聲一片。“民俗文化其實就是現代文化的‘根’。只有找到這個‘根’,才能傳遞文化的‘神’。我們只有倡導健康向上的文明風尚,不斷地挖掘弘揚鄉土文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才能更好地提高群眾幸福指數。”徐墩鎮黨委書記張華說。
目前,徐墩鎮光文藝宣傳小分隊就有15支,尤其是去年組建了鄉土文學藝術社,下設根雕、攝影、民俗等10個分會,會員達208人。這些社團來自群眾又服務群眾,每年免費送上文化活動上百場。新建的閩北鄉鎮首座鄉村少年宮,開展了樂器、舞蹈、根雕、泥塑、傘技等20多項鄉土文化特色活動,成為當地孩子們放飛夢想的成長樂園。而徐墩培育扶持了以傳播傳統文化為主的善德書院、國家一級美術師陳良振書畫工作室、中國根藝城瓷板畫展示中心、DIY陶吧等特色文化,更是豐富了當地的文化內涵,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20泉港區開展“學雷鋒?惠民眾”義診送光明活動
- 2014-05-08武夷山文化惠民走進景區 宣傳武夷傳統文化
- 2014-02-27把文明城市創建變成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
- 2014-01-22深化“新春走基層”要打響系列“惠民”牌
- 2014-01-10晉江舉辦“大美晉江”惠民舞臺工程2014年的首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