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城三明精神文明創建所想到的
福建省三明市,地處福建與江西交界的山區之中,不為許多人熟知,但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領域,三明卻有著“文明搖籃”的地位。三十多年的精神文明創建,三明有很多首創經驗:開展“滿意在三明”活動提高服務質量,推行“門前三包”整治環境衛生,建立市民文明學校、道德評議等等。透視三明三十多年的創建文明城市歷程,給我們的啟示是:利民惠民是根本,提高素質是關鍵,共建共創是保障,久久為功是規律。
突出民生建設,利民惠民抓創建。“創城”是落實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的有效載體。要突出“為民、利民、惠民”這一導向,在抓好硬件建設的同時,多在改善軟環境、解決市民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上做文章,切實解決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住房、社會保障、就業等問題,多辦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好事、實事,把“創城”的過程,真正變成社會環境持續改善、社會秩序持續優化、社會福祉持續提高的過程,讓廣大市民最大限度地共享“創城”成果,不斷提升市民的生活質量、幸福指數和城市的美譽度。
突出道德內涵,提高素質抓創建。精神文明建設說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在人的頭腦里搞建設,就是建設精神。“創城”要突出思想道德內涵,把創建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提高廣大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質上。要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這個根本,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內化為廣大市民的基本道德規范,為推進“創城”提供道德支撐。要廣泛開展道德教育實踐活動,把選樹宣傳道德模范、最美人物、道德講堂建設、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文明餐桌行動和“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等重點工作,以實施“工程項目”的辦法加以推進,量化考核,且要常態化,不斷提升市民的道德自覺和道德水準。
突出共建共創,持之以恒抓創建。“創城”活動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舉全市之力共創共建。要大力實施“創城”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成效評價、投入保障、督察督辦和激勵問責等機制,以長效化的測評考核機制查不足,以長效化的綜合管理機制要基礎,真正使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既經得起檢查考評,更經得起群眾和實踐的檢驗。要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把握好“為了誰”、“依靠誰”這個主題,始終讓群眾“唱主角”,使之在參與中接受教育、在體驗中提升素質,從而夯實創建基礎,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推動“創城”工作。
福建省三明市三十多年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還告訴我們:“創城”工作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靠開一兩次動員會,推進會、現場會,做一些表面工作拿榮譽。要像三明市那樣,不圖名、不圖利、久久為功,牢固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咬定青山不放松,貴在堅持、重在建設,在體現“利民惠民”宗旨上狠下功夫,在安民、便民、助民、樂民上取得實效。把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做得實至名歸。(辛文明)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27禁鞭政令尚需內化為城市文明
- 2014-02-27節儉文明過節 讓春節回歸親情本質
- 2014-02-27多年堅持和患者過年 倡導文明風尚
- 2014-02-27(春節出境游 文明伴左右)讓風度比風景更美
- 2014-02-27遠離煙花爆竹 讓年俗服務于健康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