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公交車上,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顫顫巍巍地扶著座椅站在擁擠的人群中,隨著車的顛簸左搖右晃,而旁邊的座椅上有人漠然地看著窗外,有人低頭津津有味地玩著手機。這總是或多或少地發(fā)生在城市的某個角落里。
雖說我們從小被循循善誘地教誨著,要文明禮讓,要尊老愛幼,但還是有些人一直把文明當成一種小事,自己說什么、做什么,不會對社會有任何影響。有的人起初會饒有興趣地讓自己“文明”一把,但目睹了太多讓人心寒的冷漠后,也會漸漸放棄自己最初的信念,成為“冷漠大軍”的一員。
其實文明從來都不是一件小事。有人說,文明是一種習慣。每當看到孕婦、老人、小孩在公車上,總會習慣性的起身讓座,看到有人坐在老弱病殘專座上時,總會習慣性的告訴他,這里應該讓給有需要的人來坐。“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們有時會放棄自己的夢想、信念,卻很難改變自己的習慣。當文明成為了一種習慣,我們每個人都會成為城市中美麗的風景。
而我認為,文明更像是一種能量。雖然一個人的能量不是很起眼,但所有人的能量聚在一起,就足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世界。
想想看,從早上起床出門,我們把垃圾細心地分類投入垃圾箱;坐在車上給老人讓座;上班或上課的時候輕聲輕語,不去打擾別人;吃飯的時候呢,按序排隊。直到晚上回到家里,坐在沙發(fā)上細細一品:真是愉快的一天!
文明也可以像能量一樣,在人與人之間傳遞。曾經看過一個故事,講到有一個人平時非常樂于助人,有些一點一滴的小事比如幫行動困難的人開門、幫路上的行人揀被風吹散的書等等,只要他看見了,都會放下手頭的事情停下腳步去幫助他們。有朋友問起他為什么這樣做時,他說到:“我這些年一直沒有在家人身邊,沒能好好照顧他們,所以我每次幫助別人時都會把他當成我的家人一樣。我也希望當我的父母兄弟遇到麻煩的時候,也有人能幫幫他們。”后來真的有一天,他的父母遇到了車禍,情況十分危急,多虧了好心的路人,才避免他的父母錯過最佳搶救時間。
這是一個很溫馨的故事,它讓我體會到,愛像一根鏈子,在人們的手中傳遞,而它會在你最需要它的時候又傳回自己的手中。文明和愛一樣,我們應該把這種能量傳遞下去,讓它承載更多的愛。設想一下,我們也有老的時候,當我們的頭發(fā)漸漸白了,眼睛漸漸花了,腳步漸漸慢了,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便,這時我們會不會想起曾經傳遞出去的文明呢?社會的發(fā)展需要汲取文明的能量,而文明的能量又需要在我們的手里不斷傳遞,切記,切記,不要讓文明的鏈子從你這里斷了。(曹一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27“圍觀讓座”也是一次道德教育課
- 2014-02-27讓座還是不讓座,這是個問題
- 2013-12-30解決讓座問題不能寄望于道德綁架
- 2013-11-18讓座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