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記者在呼和浩特市南二環路盛世東源小區東側、鋼管廠巷、園藝所西巷看到,有的路面沒有硬化,有的道路破損嚴重,坑洼難行。雖然雨已經停了3天,路面仍然泥濘不堪。附近居民表示,這幾條路,晴天坑洼雨天泥坑的問題讓他們苦不堪言,希望相關部門采取措施,改善這里的出行環境。(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近些年來,得益于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地的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不僅市民們的收入越來越高,出行越來越便捷,而且城市環境也越來越優美,生活越來越愜意。這些實實在在的"福利"不僅見證了文明創建的進步與繁榮,同時也讓人們親身感受到作為一個現代都市人的喜悅與自豪。
對不少市民來說,城市的發展與文明在給人們帶來幸福感的同時,像遭遇"水泥路"這樣的煩心事也不少。在一些地方,城市在一天天長大,樓房越來越高、馬路越來越寬、公園越來越大。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道路泥濘、街燈不亮、如廁困難等問題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甚至長期無人過問,這些文明創建進程中的"瑕疵"困擾著居民們的日常生活。
背街背巷路難行,老舊小區衛生差,相信這樣的情況在很多城市都存在。如果說生活在生產力落后的年代或經濟欠發達地區,由于條件所限,改造環境困難重重,人們或許還能理解。然而,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文明程度越來越高的當下,一面是繁華的街景,另一面是落后的環境,這樣的巨大反差多少還是有些令人尷尬。
在很多地方,城市管理者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些大項目、大工程以及光鮮的外部形象上,而背街背巷的建設與治理一直沒有擺上議事日程,或者僅僅是表面上的應付。正是由于我們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這種"重面子輕里子"的思想,給百姓的生活帶來了不便。表面光鮮內里"悲慘",這種表里不一是不少城市在文明創建發展過程中暴露出的一種"文明病",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是一種浮華作風。
社會的進步、城市的發展、人類的文明,當然需要以"高大上"項目來刺激或帶動,而且讓城市更高、更靚、更美本身也是一種社會文明。不過就本質而言,文明城市的發展不能僅僅滿足于市民言行上的規范的題和城市外觀上的靚麗大氣,還需要在細節上進行雕琢。對于城市的管理者而言,只有解決了像"水泥路"這樣不起眼但又很現實的細節問題,才能讓市民獲得更多的幸福感、舒適感和歸屬感,文明創建的腳步才能邁得更堅實。(劉根生)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17品牌落地讓文明創建開花
- 2014-06-17文明創建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
- 2014-06-17文明創建要走好"品牌"棋
- 2014-06-16思明區嘉蓮街道迅速啟動新一輪文明創建工作
- 2014-06-16思明區多措并舉 全面提升文明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