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書店就是拯救文化
每天早上7點半開門,晚上9點半收工, 石亭路,新新書店——號稱全廈門最早開門的小書店,陳坤躍堅守了22年。22年,除了有一天,奶奶去世出殯,他關(guān)了一天店門。(6月16日《海峽導(dǎo)報》)
向陳坤躍致敬!
實體書店生存之難人所共知,能夠22年堅守一個小書店,其中艱辛不言而喻。是什么力量讓陳坤躍堅守書店22年?陳坤躍說,是老顧客的支持,給了他堅守下去的信念。
通過樸實的話語,我看到了一種精神——責任。老顧客給了陳坤躍堅守信念,陳坤躍要對老顧客負責。怎樣負責?書店堅持開下去,只要能夠吃飯,不賺錢也會開下去。雖然陳坤躍沒有將“責任”兩字掛在嘴上,但20年堅守書店的實際行動,已經(jīng)將“責任”詮釋的淋漓盡致。
而今,面對實體書店舉步維艱的經(jīng)營困境,許多書店相繼關(guān)門。對此,有人嘆息,有人反思,也有人在行動,在困境中苦苦堅守書店。陳坤躍便是其中一名堅守者,他們都是普通人,卻因堅守而令人尊敬。他們堅守的是書店,更是在拯救一種城市文化。內(nèi)在精神氣質(zhì)是一個人的靈魂。同樣,書店是一座城市無可替代的內(nèi)在精神氣質(zhì),如果城市沒有一家書店,城市的靈魂必然發(fā)生斷裂。這會帶來什么后果?顯然,我們并沒有對此充分預(yù)估。
22年堅守書店,是一種精神的體現(xiàn),更是對拯救城市文化的大聲吶喊。書店不能從城市消失,尤其是在國民閱讀率下降的今天,書店更不能消失。全社會都應(yīng)該行動起來,支持這些令人尊敬的“書店堅守者”,支持實體書店,唯以此為基,實體書店的春天才會重新到來。(孫維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guān)新聞
- 2014-06-16廈門一實體書店堅持營業(yè)22年 為顧客不賺錢也會開下去
- 2013-07-31城市不需要書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