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北京出席2014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時強調,食品安全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標本兼治、常抓不懈。要德治和法治兩個“車輪”同時轉起來,促進社會共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6月11日 中國文明網)
尚德守法,是實現食品安全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和基本保障。作為食品安全責任主體的企業要誠信守法奉為經營理念,建立質量安全的內控、溯源、召回等制度,嚴防食品安全風險;作為履行監管職責的政府要健全公開透明的市場規則,完善食品安全誠信體系;作為食品消費終端的個人要積極響應號召行動起來,營造維護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讓尚德守法成為社會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自覺行動。
用“德治”之手鏟除百姓“心頭之患”。以德治國,是人類社會用道德控制和評價社會成員行為的一種手段,主要是通過榜樣示范、道德禮儀、教化活動等形式實現。“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食品產業被譽為“良心產業”、“道德產業”,必須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誠信守信的生存之道和立業之本。安全食品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其間既需要食品企業誠信生產、誠信經營,也需要監管部門立足崗位、盡職盡責,還需要社會個人主動參與、廣泛動員,爭做安全食品“小衛士”。
用“法治”之手確保人民“舌尖上的安全”。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鏟除老百姓食品安全這個“心頭之患”僅靠“德治”之手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法治”之手加以強化。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既要落實最嚴謹的標準和最嚴格的監管,又要執行最嚴厲的處罰和最嚴肅的問責,讓食品企業在政府的監管之下和消費者的監視之中合法生產、合法經營,堅守法律底線,爭做遵紀守法合法生產經營者。
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總統林肯曾說,“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舌尖上的保衛戰”必須拿起“德治”和“法治”這兩把或隱或顯的利器,方能斬除攀附于舌尖上的顆顆隱形毒瘤,永除老百姓食品安全這個“心頭之患”,不再為“舌尖上的安全”鬧心、煩心、憂心,確保人民群眾在安全的餐桌上吃得放心、吃得開心、吃得舒心!(楊陽)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5-22漳浦縣持續推進“守法 新八德教育”工作
- 2013-04-17龍文區開展餐飲服務行業守法經營教育活動
- 2013-03-31在華外籍人員:守法遵規方能贏得尊重
- 2013-01-31[公益廣告展播]人人守法,道路暢通
- 2012-09-05陳定魁:嚴把產品質量關 守法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