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6月13日訊(本網記者 劉益清)泉州市鯉城區海濱街道水門社區黨支部全是清一色的女同志,她們十幾年如一日,手把手、心貼心地為群眾服務,被社區群眾親切地稱為“鄰家大姐”。
水門社區雖地處鬧市,可由于歷史原因,社區配套設施落后,房危路破,是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老人等弱勢群體較集中的地方。
水門社區“鄰家大姐”始終把弱勢群眾掛在心頭。她們在全市率先設立社區“愛心超市”,向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募捐款物,并定期向困難群眾發放生活必需品。去年,“鄰家大姐”還爭取了3.9萬元助學資金,幫助20名貧困學生圓了“大學夢”。
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文瓊剛調任水門社區時,了解到25歲的腦癱居民王明陽至今仍是“黑戶”,無法辦理殘疾證及低保,她便主動與公安、民政等部門協調,幫助其落戶并辦理身份證,后來還幫助他進入福利院療養。
去年,社區黨支部提出,每位黨員干部至少要幫助3位困難黨員和群眾解決就業困難問題。“鄰家大姐”立即行動,走企業、聯系商家、動員親朋好友,與多家商企建立用工就業互助關系,幫助20多名社區困難戶、困難黨員解決了就業問題。
“鄰家大姐”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社區的危房問題。一條900米長的水門巷,周邊就有危房62處。每到汛期,她們便要挨家挨戶地動員住戶搬出。去年5月,老黨員肖清北的老房子不堪風雨侵襲,突然坍塌,但因宅地屬老城區規劃范圍,暫無法自行翻建,老兩口一籌莫展。社區了解情況后,決定幫助其走特事特辦渠道。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肖清北的老房子終于得到相關部門的翻建審批。
“扶貧濟困傾心血,安居樂業謝黨恩”。這是貧困戶倪秀婷母子贈送給社區的錦旗。倪秀婷癱瘓臥床,生活十分困難。與肖清北一樣,她也在社區的幫助下,得到了房屋翻建的審批。看著翻建后的新房和一整套的新家具,倪秀婷流出了激動的淚水:“我做夢都不敢想,能住上這么漂亮的新房子,真得感謝‘鄰家大姐’啊!”
“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不圖有轟轟烈烈的豐功偉業,只想做群眾的知心大姐。”這是水門社區全體黨員工作者的心聲。正因如此,她們才贏得了群眾親人般的信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11廈門湖里:用十大創新品牌來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 2014-06-10踐行群眾路線 奉獻閩教“熱血”
- 2014-06-05安溪縣環保局強化三措施踐行群眾路線
- 2014-06-03馬尾:丈夫與陌生女浮尸閩江 熱心群眾幫妻子撈尸
- 2014-05-28泉港區道德講堂:傳承“其偉精神” 踐行群眾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