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設,確保綠色導向
“山區護生態,沿海興產業?!鼻钒l達地區,面臨既要保護生態又要發展經濟的巨大壓力。如何解決這一突出矛盾?
福建調整政績考核辦法,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樹立生態價值觀、綠色政績觀,讓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犧牲的群眾得到合理補償。
政績考核“指揮棒”越來越綠。“考核充分體現不同地區的特色,很有必要!”在福州“后花園”永泰縣工作了6年的縣委書記林強,對領導干部差異化政績考核評價充滿期待。
在福州五區八縣中,永泰的考核排名曾長期居于末尾。從2010年開始,福州將區縣分為不同考核類型,不搞一刀切。永泰縣利用優良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在全市的排名從末尾沖到中游。
以往的GDP競賽,轉向生態保護競賽、節能減排競賽、改善民生競賽。福建正研究制定新的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辦法,充分體現主體功能區特點和生態文明要求,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評價體系,并大幅提高權重。
這一政績考核辦法不久就會下發實施。對限制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將實行生態保護優先的績效評價,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
生態補償額度越來越高。
福建是全國最早試水生態補償的省份之一。目前,閩江流域每年用于上游地區生態補償的資金共計1.5億元,九龍江流域為1.4億元,由位于下游的廈門、福州分別對上游龍巖、南平等地進行補償。
在上游地區的眼中,這樣的生態補償只是“杯水車薪”。通過利益驅動,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已成共識。福建即將制定實施重點流域生態補償辦法,采取“省里支持一塊、市縣集中一塊、水電站提取一塊”的方式籌措資金,加大對流域上游地區、欠發達地區的補償力度。
“人們對良好生態環境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生態產品的價值不斷提升。我們初步考慮,江河生態補償的力度,在量級上應該是‘加個零’?!笔“l改委副主任孟芊說。
不過,省長蘇樹林認為,調整后的補償力度還不夠,將來為優質生態公共產品支付的費用還要增加?!稗D移支付、生態補償,不僅僅用于保護生態,還要用于解決生產生活發展的問題,成為群眾收入來源。產業發展少一些,但不影響生活質量,這才公平?!?/p>
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確立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紅線,開展節能量、排污權、碳排放交易試點,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集體林權等制度創新……對這些改革舉措,福建省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啟動,加快推進。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15嚴守生態紅線奮力后發趕超 把清新福建叫響
- 2014-05-14"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出爐 廈門15區域受重點保護
- 2014-05-14福建發布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 重點保護歲時節日
- 2014-05-12莆田市積極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
- 2014-05-09漳浦公路分局加快美麗交通生態公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