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傳統文化節日已成為大家心里最強的期待,也說不上來什么心里的喜歡或是其他,最關鍵的還是那幾天小小的假期,還有配合假期免費開放的那些高速路段。說實在,也主要是自我心情的一些放松,但估計也沒幾個人去認真想想應該如何去渡過有意義的傳統文化節日吧。
人活在世上,像一只忙碌的工蟻,只有偶爾的逃離才能看清自己生活的意義。站在岸邊靜觀水興無瀾,觀照自已內心,其實我們都很久沒去細想每天的日出日落,花開花謝,時光瞬間即逝,空手而來,空手而去,幾乎忘記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所承載的一些文化含義。
清明剛過,作為符號的這個節日,目前很多人表現出來的是一些緬懷,是一些對春天的感念。今年如果不是參與一場關于傳統文化講座,我都忘記了對這個節日另外一層含義的關注。其實我有些惶恐,難道我們對傳統文化節日的概念真的只剩下符號了么?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孩子們傳播怎樣的傳統文化理念呢?不,不應該這樣!還有那些更多更有意義的傳統節日呢?我想我們應該關注更多的是它之所以保存下來的意義與足跡。
這些穿越時空而保留下來的傳統節日,像一尊尊精美的雕塑,而且還是以不同風格的完美呈現的。串起了千年以來的文化承載,一點一滴,一風一韻,完全融合于那些時光雕琢出的棱與角里。細細看過這些讓人激動的文化呈現,我們會無一例外的發現它總會包含著一些純粹的,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內心世界,它總是那樣光輝地存在于一個個傳統文化節日里,像清明節與介子推,像端午與屈原。
我可能認識到有些片面了,但我想表達出我的想法。那就是:一個人成就了一個傳統節日的靈魂,一段歷史完成中華傳統文明的規范。道德的力量推動著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大國在向前邁進。歷史的洪流浩蕩而去,那些與時光同在的人物總是傲立潮頭,讓他們的尊嚴與時代精神同步行進著,感召著一輩又一輩的中國人。
傳播文化,就是在傳播精神,傳播文化,就是在讓自己活得更加明白,讓自己過得更有意義。行走于這些傳統文化滋養的春風中,體會感恩、親情、愛國、奉獻。歡樂與感動的注入,時間與空間的交匯,前人指引前路,就讓你我同行在傳統文化熏陶的時光中吧。 (鐘麗珠)
本網原創 轉載請注明出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03畬族傳統節日“三月三”
- 2014-03-24讓傳統節日成為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
- 2014-02-27找回傳統節日該有的情致
- 2013-12-30重視傳統節日 留住我們的根
- 2013-11-27中華七大傳統節日形象標識出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