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創新型團隊脫穎而出
在今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的先進集體中,一批科技型、創新型的團隊脫穎而出。
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的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實施6大林業尖端課題開發,多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省部級獎勵,部分成果填補了世界同類研究空白。今年3月18日,光明日報在頭版頭條推出長篇通訊《塞罕壩之歌》,對幾代塞罕壩人在嚴寒沙地筑起綠色屏障的事跡作了全面介紹,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的北京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承擔了北京50%的急救任務,同時擔負著自然災害緊急救援和大型活動救助的社會職責。因為在北京奧運安保工作中的出色表現,北京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被授予“奧運安保工作先進集體”。在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發生后,該中心組織醫療救援隊晝夜兼程奔赴災區,在兩次抗震救災中,均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稱號。
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的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20多年默默耕耘,憑借“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研究”,榮膺201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在此之前,這一獎項已經連續3年空缺。這一團隊的科研成果2008年入選國際知名科學刊物《科學》雜志評選的“年度10大科學突破”。
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的中建五局隧道公司雀兒山隧道項目部,是一個平均年齡27歲的團隊,他們甘于奉獻,攻堅克難,建成了海拔最高的超特長公路隧道,用技術創新填補了世界高海拔隧道施工的空白。
“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爭做有智慧、有技術、能發明、會創新的當代技術工人,為推動企業創新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當代工人階級的智慧和力量。”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于延尊在向全國廣大職工發出的倡議書中,表達了新時期勞動者的心聲。(記者王燕琦)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17勞動者討薪要善于借助政策法律
- 2013-07-31更應關心高溫下勞動者
- 2013-07-31給高溫下的一線勞動者撐起“綠蔭”
- 2013-07-31關愛高溫下的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