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潮逐浪高:
制度創新點燃熱忱雷鋒精神人人可學
思明區城市義工的運作之初,曾有人會擔心,會不會還是“一陣風”式的活動。然而,經過100期活動的不斷“錘煉”,思明區城市義工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流程,并率先全國形成自主運作的模式。3000多名義工用實際行動證明,做義工,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譬如,長期“堅守”輪渡服務點的藍永生,在今年正月初二的上午7:40,登上了央視一套和央視新聞頻道的《朝聞天下》欄目。畫面中播出的是藍永生帶領城市義工在輪渡碼頭進行文明引導的畫面和他對家風是什么—“慎獨”的理解。藍永生也成為今年以來廈門市唯一榮登“中國好人榜”的典型人物,被評為“助人為樂的中國好人”。
一期期活動的持續深入開展,城市義工的隊伍很快得到壯大,他們在定期召開的義工分享會上,互相交流心得與學習;在活動中具體分工,嘗試擔任活動策劃、活動協調員等,來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為了打破志愿服務的臨時性和零碎化,今年3月,思明區出臺了《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了義工注冊管理的細則,同時實行了義工試用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思明區還設立了義工數據庫,對每一位義工的個人信息進行分類登記,義工們可以在服務時間里,根據特長和愛好自行申報服務崗位,服務不同的人群。
“讓志愿服務融入社會治理,成為創新社會治理的新途徑。”思明區委文明辦主任王一青說,出臺辦法的目的就是為提升義工的工作熱忱和提高義工的服務質量,進一步促進志愿服務文化建設,增強城市義工協會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響力。
目前,思明區還對義工實行“星級義工”晉級認證制度在制度表上,注冊要求、服務規范、服務項目、權益項目、晉級表彰、責任歸屬等細則都規定得十分明確。如今,協會的星級義工已經達到60人,志愿者服務社會,社會回饋志愿者,這也是對志愿服務的一種精神嘉許。
100期,是一個完滿的數字,同時也是思明區城市義工再出發的新起點。樸實的義工們用腳踏實地從點滴小事、好事做起,用自己的精神和行動舉起了一把明亮的火把,照亮廈門,照亮人生。思明區城市義工,義薄云天,情深似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25湖里區家長義工隊助力未成年人教育
- 2014-04-22漳平義工協會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暨成立大會
- 2014-04-22全國首創 廈門思明區法院推行“法庭義工”機制
- 2014-04-16海滄“微志愿”義工在行動 向不文明騎行說“不”
- 2014-04-09廈門海滄“微志愿”義工清明組織祭掃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