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1年習近平在閩倡導并親力親為開始,14年來我省堅持不懈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
東南網-福建日報4月21日訊(本網記者 謝賢偉)編者按:上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福建調研時,高度肯定了我省食品安全工作,要求總結推廣福建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實踐經驗,標本兼治,強化農產品源頭治理,加強生產、加工、銷售全過程可追溯管理。
福建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源自2001年時任省長習近平在全國率先提出并親力親為,至今,我省已連續14年將治理餐桌污染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一任接著一任干,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守護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本報今起發表通訊,追尋我省治理餐桌污染的實踐歷程。
這是莊嚴的宣示與承諾:
生鮮乳三聚氰胺抽檢合格率要達100%;
全省設區市城市農產品批發市場要100%納入質量安全監測范圍;
主要水產品藥殘超標案件查處率要達100%;
……
上月8日,我省連續第14個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年度工作方案向社會公布,為切實保障3700萬福建人民的飲食安全再織守護大網。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自2001年時任省長習近平在全國率先提出治理餐桌污染以來,省委、省政府接力傳承、鍥而不舍,勇于擔當、為民紓困,下最大氣力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牢牢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守護食品安全,夯實民生之基——
“‘餐桌污染’問題若得不到解決,我們就無法向全省人民交代,就意味著失職”
小小餐桌,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健康。
新世紀之初,福建人民的餐桌和全國人民一樣面臨著新困擾: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持續改善,食品供給雖無數量之憂,但存安全之虞。
由于工業化進程加速,水源和耕地受到污染;由于農藥、化肥過量廣泛使用,一些農副產品中有害殘留物超標嚴重;由于畜禽養殖和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過多抗生素或違禁使用添加劑、激素等,食品中有害殘留物增加;由于食品加工、運輸、儲存等環節的設備落后,缺乏有效的檢測手段,食品后續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由于市場經濟秩序混亂,制售有害食品的行為屢禁不止。
2001年2月,新華社接連刊發兩條反映省外餐桌污染的報道。時任省長習近平閱后,立即作出批示:“‘餐桌污染’是一個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活安全,關系我省農產品能否擴大國內外市場和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的大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p>
一場聲勢浩大的食品放心工程建設戰役隨之打響,我省成為全國第一個在全省全面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
當年4月,治理餐桌污染列入全省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專項內容;
5月,省政府專題會議進行研究;7月,省長辦公會議聽取匯報;
8月,出臺年度治理方案,并召開全省治理餐桌污染暨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會議,提出“用三年時間在全省23個城市基本消除主要食品的餐桌污染,用五年時間在全省基本消除主要食品的餐桌污染”;
9月,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增列為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
“同2004年起每年開展的全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相比,我們整整提前了三年,且由省政府統一組織,體現了決策者的高瞻遠矚。”去年底剛退休的省食安辦原主任鐘安平,全程參與并見證了我省治理餐桌污染的頭13年?!安妥牢廴炯仁鞘澜缧噪y題,又是現實性問題。歐盟2002年才制定食品安全的基本法令,將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涵蓋在內,并成立食品安全局。我省2001年就開始系統治理餐桌污染,開展治理時間比較早,治理理念超前?!?/p>
2001年8月24日,在全省治理餐桌污染暨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說:“各級領導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加快治理‘餐桌污染’,推進‘食品放心工程’建設,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人民群眾提供一個安全的食物消費環境,不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緊迫。”
習近平同時鄭重承諾:“群眾所關心的,就是我們政府工作的著力點;人民所需要的,就是政府的使命?!妥牢廴尽瘑栴}若得不到解決,我們就無法向全省人民交代,就意味著失職?!?/p>
一諾千金,一諾傾情。八閩上下,治理餐桌污染十多年如一日,一任接著一任干。
2002年6月,省政府印發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的“十五”計劃,我省首次以五年計劃的方式明確治理目標和建設任務,全力推進。
2006年11月,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十一五”規劃發布,再接再厲。
14年間,省委省政府年年都將治理餐桌污染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每年下達工作方案。這,也成為迄今為止全省延續時間最長的為民辦實事項目。
牢記囑托,努力不懈。在守護八閩食品安全的征程上,14年前許下的諾言,仍在踐行。
完善治理機制,加強系統監管——
“我省涉及食品污染的商品種類繁多,治理工作涉及的部門多,要采取綜合性措施從‘源頭’上予以根治”
14年間,我省治理餐桌污染不僅提出時間最早,而且建立的一套有序、有力、有效的治理機制更是領全國之先。其倡導者,正是習近平。
2001年,時任省長習近平指出:“目前我省涉及食品污染的商品種類繁多,治理工作涉及的部門多,要采取綜合性措施從‘源頭’上予以根治?!?/p>
什么是綜合性?
習近平進一步明確:“農業生產要推廣‘綠色食品’標準,加強病蟲害生物防治,遠離各種飼料藥物添加劑,努力使生產出來的農產品都是無公害、無污染的產品;環保部門要強化環境保護措施,防止工業‘三廢’對農產品生產造成污染;衛生監督和工商管理部門要把好市場的‘入口’關,加強對進入市場農產品的檢驗,堅決防止被污染的農產品進入市場,對已進入市場的被污染農產品,要依法對銷售者進行懲處;環保和衛生檢驗部門盡快建立科學的檢驗標準,完善檢驗技術。”
“在當時,對餐桌污染明確提出治理的路徑和機制,非常不容易?!辩姲财秸f,“治理,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要有完善的綜合協調機制和治理體系與之相配套。”
當年,在各有關部門上報的治理方案中,習近平最終肯定并拍板了原省經貿委起草的方案?! ?/p>
原因在于,原省經貿委所報治理舉措更全面周詳,更系統有力。
緊接著,省政府建立由23個部門組成的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聯席會議,自2005年起又改設省食品安全委員會。
不管是省聯席會議辦公室,還是省食安辦,都設在了作為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的原省經貿委。十多年來,由于機構改革,中央的牽頭部門經歷多次調整,但我省一直未變,受到中央編辦的肯定。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我省順應機構改革新要求,調整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組建新的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結束多頭監管格局,并將省級綜合協調機構省食安辦改掛靠在綜合性更強的省政府辦公廳。
一頭豬從八個部門管不住到管出安全、管出放心,是凸顯綜合協調效力的最好例證。
喂了瘦肉精的豬,體形雖健壯,但腿軟無力。在我省,開始用的瘦肉精判斷土辦法是:在屠宰場豬欄進口處做一個45度的斜坡,往上趕豬,如果輕松爬上坡,就沒有使用瘦肉精,如果爬不上去、很吃力,就是使用瘦肉精了。但這個土辦法精確度還不高。
于是,我省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加大對瘦肉精尿樣檢測需要的設備、試劑等經費的財政投資。鐘安平回憶說:“2008年,我省生豬瘦肉精抽檢8萬例,而農業部公布的全國抽檢數是30多萬例,占四分之一,可見我省檢測數量之大?!?/p>
我省還率先建立定點屠宰、銷售一條龍信息網絡平臺。這樣,每天定點殺了多少豬,市場上又在賣多少豬,有多少是私宰的,第一時間就能得出結果。
鐘安平說:“將飲用水列入治理范圍,在全國也是最早提出的。除瓶裝水外,我們還關注自來水,讓水源地、水廠、二次供水進入治理和監管的視野?!?/p>
突出農產品生產、食品加工、流通、消費四個環節,圍繞“五類產品、一個行業”即畜牧業產品、種植業產品、水產品、飲用水、加工食品和餐飲業主要食
品的污染治理,我省加強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全過程安全監管,還人民群眾一張干凈餐桌。
治理無時無刻,機制建設長效持久。經14年探索實踐,目前,我省正式明確了涵蓋生產加工、市場流通、標準認證、質量檢測、法治保障、組織實施、社會監督、健康消費等八大體系、無縫銜接的食品安全全方位監管治理目標。人民群眾舌尖安全的基礎初步奠定,而未來更加可期可盼。
立足新要求,謀求新作為——
讓“盤中餐”更令人放心,讓生活質量更上臺階
“人民所關心的事情就是我們關心的焦點,人民群眾不放心的事情、不滿意的事情就是我們過失的所在?!睉汛е鴮θ嗣袢罕姷倪@份深情厚愛,擔任中共中央
總書記后的習近平,依然時刻記掛能否讓百姓吃上放心食品。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
而早起步、邁大步的福建,以改革魄力和首創精神,在保障食品安全的“產”和“管”上實現突破——
率先全部由財政撥款檢測產銷環節瘦肉精,全省縣城以上城區和主要城鎮全面實現生豬和牛羊定點屠宰;
率先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行動,以蔬菜、水果、茶葉、稻谷等主產區環境污染狀況普查作基礎,指導和管理農民用藥;在農產品批發市場、主要農貿市場和大中型生鮮超市建立農產品農藥殘留和甲醛速測點;
率先將飲用水納入食品安全管理范疇,在全國最早完成水源保護區建設;
率先開展并成功推行“農改超”,讓生鮮食品進超市,來源可追溯;
明確各級市、縣長為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對治理餐桌污染負總責,并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對食品安全進行責任考評,建立健全集政府及部門工作成效、社會公眾評價和第三方產品質量抽檢于一體的食品安全考核評價體系……
高樓起于壘土。歷經14年持之以恒的治理建設,放心食品從田頭擺上了我省人民群眾的餐桌。
四個主要食品安全指標的大幅改善讓人們可以放心購買食品:生豬瘦肉精檢出率由2000年前的70%下降到目前的零檢出;蔬菜農藥殘留抽檢超標率由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2.6%;水產品藥物殘留抽檢超標率由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1%;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產品質量抽查合格率97.4%,比“十一五”末提高了3.1個百分點。在此期間,
全省未發生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漂亮的成績單終屬過去。面對新要求,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民利益為導向,謀劃餐桌污染治理工作的更大實效,夯實民生之基。
新的機遇,也在這個春天到來,傳遞信心,傳遞力量。
3月10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實施生態省戰略加快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支持我省深入實施生態省戰略,加快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生態安全與食品安全密不可分,生態美、環境好,才會有百姓的餐桌好。由生態建設入手,讓治理餐桌污染扎到了根上,指向了源頭,這也是2001年習近平提出的根治目標。
在4月2日召開的省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省委書記尤權強調,要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加大監督力度,實施群防群治,把我省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治理餐桌污染,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省正以更大、更實的步子,謀求更大作為,讓“盤中餐”更令人放心,讓百姓生活質量更有保障。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16福建啟動“食品放心工程”治理餐桌污染
- 2014-03-14福建兩部門聯合整治學校“餐桌污染” 歷時9個月
- 2014-02-11福州今年治理餐桌污染 重打“病死豬、地溝油”
- 2013-03-12福建治理餐桌污染 每半年監測一次食品安全風險
- 2013-01-30石獅治理“餐桌污染” 2012年檢測指標“全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