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為鄉里菜農 逝為醫學之師
http://www.caoliu14.com?2014-04-10 09:11? 卞軍凱?來源:福建日報
我來說兩句
堅韌的一生
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為何會出人意料地早早立下捐獻遺體的志愿?鄭秋紅說,這并非子女們買不起墓地,家里的條件并不差,主要是因為父親受病痛折磨了一輩子,希望將遺體捐獻給醫療事業后,對醫學教育和疾病治療研究有所幫助。
鄭秋紅說,在父親1歲多時,爺爺就去世了,奶奶一個人將父親拉扯大。年輕時的父親聰明、能干、身體很棒,經常騎自行車馱著100多公斤的水果進城去賣,也很快就娶了媳婦。讓人難以預料的是,婚后不久,父親就患上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并且一生都在與這個病魔搏斗。
鄭秋紅回憶說,自己剛剛懂事時,父親還年輕,但因為病痛,在床上整整躺了3年,右腿因此留下了殘疾。后來,父親的病情稍有好轉,但一直沒能離開止痛藥,“因為長期有病在身,他看電視時喜歡選擇健康類節目,在節目里了解到遺體捐獻對醫學研究、醫學教育的作用后,便決定死后捐獻遺體”。
雖然染上難治之癥,但鄭亞友始終沒有向命運低頭,只要身體能行,他就到處忙活。當時,全家田地不足一畝,靠種田難以養家,鄭亞友便帶著老婆孩子來到廈門,在廈門糖廠門口擺攤賣豆漿、小吃,幾年后,因為租住的木棚拆遷改造而回到家鄉,“用賺來的錢蓋了一棟兩層小樓,一直住到現在”。
回鄉后,子女漸漸長大,在外面有了自己的事業,鄭亞友與老伴就在家種菜、賣菜。鄭秋紅說,盡管父親腿有殘疾,但在親戚、宗族中的聲望一點也不低,大家有了難解的糾紛經常來找他決斷,兒孫們都把他當成家里的主心骨,“忍著病痛,挺了這么多年,還把日子過得不錯,大家都知道他是個有頭腦、堅韌的人,都信任他”。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3-31在奉獻中感悟幸福
- 2014-03-24“默默奉獻”為好家風增“底氣”
- 2014-03-06蘇曉暉:默默耕耘 努力創新奉獻
- 2014-02-27讓青春在基層奉獻中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