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暉,中共黨員,1995年7月生,福建鐵路機電學校軌道專業科科長,始終堅持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宗旨,結合職教和中職學生的特點,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耕耘,努力創新奉獻。
蘇曉輝在十八年的教學工作中,注重師德,認真教學,擅長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工作中,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堅持結合現階段中職學生的基礎程度以及所授機械專業課程的特點,鉆研分析教材,將枯燥的理論知識通過案例和實驗賦予其生命;他注重機械加工專業發展的最新成果,并有機結合到所授課程中,如機械加工技術課程中機械加工設備、加工方法及有關工藝等內容,開拓學生眼界;他敢于嘗試創新教育教學,結合現場專業知識,熟練運用案例教學法、實驗教學法以及現場參觀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他提倡嚴謹的教學課堂,注重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在教授專業的同時引導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因為專注,他所教授的課程成績凸顯,他所教授的課堂深受學生的喜愛,多次在學校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中獲得第一名。
在教學改革與課程改革方面,蘇曉暉同志有較強的科研工作能力。1999年承擔《工程力學》教學任務,在課件還不普及的情況下,結合課程特點獨立制作教學課件,以動態方式展示力的分解與合成的過程,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機械加工專業建設過程中,承擔車工實訓課程改革的任務,采取將中級車工技能目標以課題形式分解到三個階段來實現,課改論文《階段目標訓練法在車工技能實訓中的應用》發表在CN級刊物上,并編寫出字數近6萬字的《車工實訓指導書》供實訓使用,課改后學生的車工鑒定通過率保持在較高水準上。近幾年項目課程及行動導向課程改革應用較廣,嘗試在機械加工專業課程中引入項目課程體系的改革,所做論文《機械加工技術專業中引入項目課程體系的探討》發表于CN級刊物上,并獲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職教優秀論文優秀獎。專業論文《機床六工位轉塔動力刀架的設計》發表于《制造技術與機床》雜志。在指導運輸客乘專業教學改革過程中,根據就業市場及用人單位的需要,靈活調整相關教學內容,在禮儀課程中引入大量形體、儀容儀表、用語、化妝等方面的練習,并成立精品班,挑選形象較好的學生,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外形形象與待人接物禮儀,經過強化訓練,學生的禮儀素養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06老人迷路民警熱心相助 獲贊“不愧是‘中國好人’”
- 2014-03-05石獅市開展“爭創文明城市·尋找石獅好人”活動
- 2014-02-28武平縣編印《好人之城》傳遞社會正能量
- 2014-02-27給鄉鎮的“身邊好人”評選表彰活動點“贊”
- 2014-02-27學“好人”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