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4月8日訊(本網記者 項裕興)“我們正在籌備,地弄好就馬上開工。”清明前夕,61歲的羅增壽依然為慈善馬不停蹄。他準備和村里一起為孤寡老人建酒店式老人公寓,讓老人們安享晚年。
羅增壽是福建宏光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30年來,他共捐款1200多萬元,給老人發放養老金、為農村修路建房、資助貧困學子……成為沙縣民營企業家的慈善典范。在他的影響下,當地民企支持慈善事業蔚然成風。
最看不得他人受苦受窮
羅增壽出生于沙縣鳳崗街道大洲村的貧苦農家,小時父母為了讓他吃飽,經常自己挨餓。這樣的經歷,讓成年后的羅增壽最看不得他人受苦受窮,只要能幫上忙,總是毫不猶豫伸出援手。
每月15日,大洲村老人們都特別開心,這一天,他們可以額外領到100元養老金。為改善老年人生活,早在1981年,當時擔任大洲村村支書的羅增壽就在全縣率先推行60歲以上農民養老金制度。經營企業后,他又自己給老人們配套發放養老金,至今已14個年頭。如今,他每年為村里200多名老人發放養老金20多萬元。
村里修建基礎設施、公墓、老年活動中心等,沙縣淘金山旅游區建設,還有許多社會公益事業,都可以看到羅增壽熱心支持的身影。每月,羅增壽還贈給吉祥寺養老院300公斤米面。在他的帶動下,全縣有20多個企業到養老院獻愛心。
一次又一次,羅增壽走在慈善隊伍的前頭。
2000年,沙縣開展“先富幫后富,帶十村扶百戶”活動,羅增壽主動選擇邊遠貧困的湖源鄉西洋村作為結對幫扶對象,提供資金幫助農戶發展種植業,解決飲水、出行等難題。14年來,他先后掛包了湖源鄉西洋村、錦湖村,南霞鄉南霞村、龍泉村,鳳崗街道際巖村等,每年出資10萬元左右。
扶貧、濟困、助老、助學,羅增壽一樣也不落下。為沙縣三中新建教學樓一次性捐資10萬元、為福建省鄧子基基金會捐款200萬元、獎勵縣里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每人1萬元……幾年來,羅增壽共資助生活困難教師26人、困難學生69人,資助金額達56萬元。
為慈善事業“造血”
“露露恢復得很好,再過一年,就可以上班了。”日前,雷九斤高興地告訴羅增壽。
雷九斤是沙縣南霞鄉下洋村畬民,女兒雷露露2011年初被確診患上急性淋巴性細胞白血病,治療費用需近50萬元。
正當雷九斤絕望之際,羅增壽捐出3萬元發動愛心接力,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使露露及時得到手術治療。
“眾人拾柴火焰高,慈善不能僅依靠個體的力量。”2005年2月,沙縣光彩事業促進會成立,羅增壽帶頭捐資,30多名民營企業家隨后現場捐款101萬元。羅增壽主張“基金不動、利潤資助”,每年取出基金運作盈余,用于慈善救助。他說:“這種方式,把為慈善‘輸血’轉變為為慈善‘造血’,讓民企參與慈善事業實現可持續。”目前,沙縣光彩事業促進會已有成員企業208家,光彩基金總額達518萬元。
這種模式被羅增壽多次運用,取得很好效果。在南霞鄉龍泉村掛包村時,他捐資20萬元,并發動龍泉村企業家捐款,成立了老人基金會。基金投入市場運作,所得紅利用于助老,村里60歲以上的村民每人每月可從老人基金會領取100元生活補助。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羅增壽吸納許多待業農民工到自己的企業上班,教給他們工作技能。目前,他公司八成職工來自農村。
將愛心傳給下一代
羅增壽多次被省、市、縣評為優秀民營企業家;200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06年,被評為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去年6月,獲得福建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捐贈公益事業突出貢獻獎。
“比起榮譽,能將愛心傳給下一代更讓我感到欣喜。”羅增壽說。
2004年,羅增壽被評為三明市優秀人才,獲獎金3萬元。羅增壽讓兒子羅建峰代表他,與民政人員一起把這些錢分別捐給特困戶。在一戶特困戶家里,羅建峰看到三代人擠在不滿40平方米的居室里,深受觸動。這時,慰問金只剩下1000元了,羅建峰從自己身上又掏出2000元捐給他們。
2005年,準備結婚的羅建峰和羅增壽商議,婚事從簡,省下來的錢用于設立助學基金。婚禮上,羅建峰宣布捐款100萬元,設立宏光助教助學基金,用于幫助貧困教師和學生。
“我要像父親一樣,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羅建峰說,如今,他的母親、姐姐、妻子都加入了慈善隊伍。
愛能感染人。羅增壽擔任沙縣光彩事業促進會會長9年來,促進會成員企業由最初的30多家發展到了208家,熱心公益在沙縣民營企業里蔚然成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04“中國式慈善”:艱難的“泥沼”突圍
- 2014-03-25日本現“神秘慈善家” 將現金放入居民信箱
- 2014-02-28壽寧:成立省首家村級慈善基金 已募集慈善基金120萬元
- 2014-02-27“捐禮金做慈善”是一門好家風
- 2014-02-27為壓歲錢做慈善“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