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調查公益性墓地:分布不均難敵高價墓
公益墓何以難敵高價墓(政策聚焦)
專家認為,厚養薄葬風氣仍未形成
清明節期間,天價墓地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近年來,為了緩解天價墓帶來的“死不起”現象,各地政府陸續建起保本微利的公益性墓地。公益性墓地建設得怎么樣?有多少人購買?是否能遏制住高價墓?記者在安徽合肥市展開調查。
公益性墓地便宜,高價墓仍受歡迎
4月4日,記者來到包河文化陵園,該園建于2009年,屬于城市公益性墓地,離合肥市中心約10公里,占地面積129.9畝。園區風格簡單、樸素,沒有個性化的設計,作為一個半地下式的陵園,通過走廊進入主體建筑后,分為上下兩層的建筑內有數十個大墓室,安放6萬多個墓位,屋頂安裝了采光玻璃。
公益性墓地收費僅為墓穴的成本費與一定管理費,物價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成本費由所用的筑墓材料和地理位置而定,基本上在1000元—2000元之間,也有更便宜的。公益性墓地的管理費由政府定價,各個地方的價格略有不同,一般每年在20元左右。
在包河文化陵園祭掃的市民楊先生告訴記者,“我們也想給老人買一個好的墓位,總想著盡盡孝心,但由于家里經濟條件的有限,只能把老人的骨灰盒先安置在這里,以后如果條件允許還是想去買塊環境更好的。”
據統計,2013年合肥市的火化逝者遺體約有3.7萬具,其中6089盒骨灰安葬于新購的經營性墓地內,除去寄存的5670盒、骨灰江葬118盒外,其余25741盒或者安葬在公益性墓地,或者安葬在經營性墓地內已購買的墓穴,或者安葬在逝者老家。其中,安葬在公益性墓地的約2萬盒,大部分在農村。而在城區,價格相對更高的經營性墓地仍受到市民的歡迎。
“就想給過世的老人一個安靜、放心和環境好的墓地,這才能夠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合肥市民張女士說道,“前幾年給老人買的墓花了兩萬多塊錢,算很一般的了,旁邊還有更多檔次高、價格貴的墓地。”
“社會喪葬習俗的改變需要一個過程。目前,社會上厚養薄葬的風氣沒有形成,厚葬薄養在社會上仍時有所聞,如何進行引導是政府部門一項長期的工作。”合肥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處長張年長說。
![]() |
![]() |
責任編輯:陳穎 |
- 2014-04-03“活人墓”能隨便買?
- 2013-08-31廈門將進一步規范殯葬服務 公益性墓地實行政府定價
- 2013-08-16面對先賢 敬畏之心不可失
- 2013-07-03祭拜韓國惟一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墓地
- 2013-06-27元朝皇陵難尋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