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沾云
1
年年歲歲花相似,細看今春花不同。橫穿馬路,猛然抬頭,路邊的一株花開爛漫的桃樹吸住我不經意的目光。同一枝頭,三種不同顏色的花朵竟然同時開放。滿樹枝椏都是如此。深紅色的似燃燒的燭焰,熱烈奔放;粉紅色的似傍晚的彩霞,浪漫多情;粉白色的似午間的云朵,純潔無暇。三種不同顏色的花朵,各在其位,各顯其美,相互映襯,讓整樹桃花顯得相當特別。
這是一株生長在城市大街人行道花壇內的桃樹,不大,有我的手臂般粗,也不高,如果有一個跟我一般高矮的人站到我肩上,伸手就可攀摘到最高的一枝枝椏。我上下班要從這株桃樹身邊走過,幾乎每天走四趟,都已經走了三年半,竟然到現在才發現,這株桃樹長得很特別。
也許,是這株桃樹不事張揚,沒有刻意向路人宣揚自己的特別之處。也許,是路人都在為自己的事來去匆匆,無暇顧及這株桃樹的存在。我也許就是這樣。或許,是因為桃樹的花期太短。昨天枝頭才點上花蕾,今天枝頭就花開爛漫,明天春風再起時,樹下竟遍地是落花。花開花謝,本是自然現象,不必憐憫,也不必傷感。可是,這株桃樹的獨特之美,卻蘊藏在這短暫的花期內。錯過了花期,自然就難以看到她獨特的美,不遺憾也不行
我以為,這株桃樹的特別之美,就在于三種不同顏色的花朵分布較為均衡,布局較為合理,花朵之間能夠相互映襯,沒有誰在刻意張顯自己壓低別人,也沒有誰自濺卑微,都在自己的位置上開心地綻放,讓整樹桃花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盡展花期的獨特美麗。看來,這株桃樹相當諳熟和諧在發展中的重要性,懂得讓所有的花枝所有的花朵在和諧相處中釋放團體的魁力。
2
我不知道,除了我還有沒有其他的人發現這株桃樹的獨特之美。美麗的東西,只有被更多的人欣賞到了,并從中獲得了美的享受,才能夠體現美的價值。如此獨特的美,如果只被我一個人發現,那就太遺憾了。我畢竟只是一個淺溥之人,尚不能完全體會三種顏色之花同綻一枝所蘊含的意蘊。我所能感受到的,只有視覺之美,只是感觀上的色彩的刺激,并不是桃花之美。
如果,茫茫人海之中只有我一人發現這株桃樹的美,這不僅是遺憾,而是一種悲哀。這么獨特的一株桃樹,而且是身處鬧市街道路旁的一株桃樹,竟然沒被來來往往的行人發現。這并不是這株桃樹不美,也不是世人缺乏審美意識,而是世人對美的淡漠。或許,是因為世人的生活節奏都太緊張,無暇顧及身邊存在的美麗;或許,是這株桃樹太渺少,難以引起路人的重視。
由此我想到了生活中的那些老實人。他們默默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工作著,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但因為做人低調,辦事不張揚,不善巴結領導,盡管工作有能力,深受群眾好評,終究在領獎臺上看不到身影在提拔任職文件上看不到名字,最終只是在默默無聞中走完自己的人生。即使偶爾被人贊揚了,因為贊揚的聲音不響亮,沒有被權貴者聽到,根本不起作用。
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美,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已經被人發現的美離我們很近,只是沒有人告知讓我們一起去欣賞而已。美需要人去發現,更需要發現美的人去推介,美才會得到更多的人去欣賞,美的價值才會得到充分的體現。既然這株桃的美已經被我發現,我就有責任把這株桃樹告知別人也去欣賞,盡管認識我的人不多,但還是有必要說一說。
可惜,我的聲音是微弱的,沒有多少人能夠聽見;可惜,我的意見是卑微的,無沒引起多少人的重視;可惜,我的審美標準是孤獨的,無力引起多少人的共鳴。獨特之美需要有人發現,更需要有聲音高吭的人發現,需要有身份尊貴的人發現,需要有名聲遠揚的人發現。所以,美要被社會發現,需要機遇。但有一條,美的東西要想得到公眾認可,必須真正具有美的品質。
3
第二天我又從桃樹身邊經過了三趟,發現桃花已經沒有前日燦爛了。盡管天氣不熱,春風也吹得不緊,但樹下還是多了很多凋零的花瓣。很多深紅粉紅潔白的花朵,都已經從枝頭上謝落。曾經開花的枝頭,都冒出了鮮嫩的葉芽。我拿著相機在樹下找了半天,竟然再也找不著三色花朵同綻一枝的景致。鏡頭能夠捕捉到的,只有二色同綻的了。看來,這株桃樹的花期的確是太短。
我在拍攝桃花的過程中,也有一些路人停下匆匆的腳步,將好奇的目光投向這株桃樹,稱贊桃花開得有些獨特。只可惜,桃花開得最為爛漫的時候,卻只有一個人發現了她們的美。當有人注意到她身上獨特的美的時候,她卻已經開始走向了凋零,她展現的獨特之美,已無法再引起更多人的關注。這,或許就是她的命運。
我不禁慨嘆,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美麗更是有限的。就像這株花開獨特的桃樹,因為花期太短,所以難以長久保留自己的獨特,因為命運不佳,所以沒有引起更多世人的關注。她美麗的價值,就是在花期里默默地綻放自己的美麗,即使沒有引起關注沒有贏得贊美,依然無怨無悔,直到美麗在無聲中凋謝。她美得孤獨。
孤獨的美是蒼涼的。桃樹的花期是有限的,美更是有限的,錯過花期,美從何而來?人若如桃,身處鬧市獨綻其美,可以忍受清貧,可以忍受寂寞,但不可忍受冷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最美麗的年華更是有限。在風華正茂的時候,沒有被世人發現,也就像這株桃樹,在期待中讓年華在靜默地凋落化成塵埃。
4
這是人生的悲哀,更是人生的無奈。無法更改,只能接受,而且要淡然地接受。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美的東西,但始終沒有被人發現,有的雖然被人偶爾發現了,但沒有被引起重視;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優秀的人,但始終沒有被人發現,有的雖然被一些人發現了,但沒有引起權貴的重視。錯過了最美的花期,桃樹的美就退去了;錯過了最美的年華,人才的激情也退去了。
沒有機遇也罷,錯失了機遇也罷。與其在失落中埋怨命運不佳感慨上天不公,不如在淡然中自我滿足自我陶醉自我享受。別人對你的贊美,除了給你增添一份濃烈的虛榮心,沒有什么好處;別人對你的羨慕,除了給你增添一份自我炫耀的滿足感,沒有什么好處。過一輩子平淡的日子,多了幾分冷清但也多了幾分恬靜;當一個平民百姓,多了幾分卑微但也多了幾分安寧。
有人欣賞也罷,沒人欣賞也罷。桃樹沒有更多的在意,只是靜靜地生長著。該什么時候綻放自己的美麗,就如期綻放自己的美麗,不等待什么人,也不期待會有什么樣的人來關注。即使花期很短,但綻放的美麗格外獨特。有人觀賞,淡然綻放;沒人留意,依然淡然綻放。在花期里不綻放自己的美麗,是對自己的不負責。綻放了有沒有人觀賞,那是別人的事,你左右不了。
你左右不了的事,與其在抱怨中自尋煩惱,不如順其自然不去管它。人生也如此,在最美的年華里展現才華是應該的,但自己的才華是否能夠得到權貴者的賞識,卻又是偶然的。才華能否被人賞識,自己左右不了,但自己可以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才華。才華沒有適合的機會和舞臺發揮,可嘆;但是人如果沒有才華,那就可悲了。如此想了,就坦然得多了。只是不知,那株三色花綻同一枝的奇特桃樹,是否會這樣想。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
- 2014-03-26鯉城區和諧家庭文化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