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火
幾年前,頭一回到黃山市,純是意外。那次旅行,黃山不在我的旅行計劃之中,更不是我的目的地。我的目的地是九華山。九華山是我計劃中的四大佛教名山,惟一沒有走過的。因此,在我禮佛了峨眉、普陀、五臺山后,終于做了到地藏菩薩道場的九華山。黃山只是在我禮佛九華山后的一次旅行副產(chǎn)品。從九華山下來,游了宏村后,坐公交車到了黃山市。因為要在黃山市乘火車離開贛北皖南,然后返川。這次則是專程黃山,希望能感受點徽州的舊跡。五一假日還有些時候,但是,無論宏村、西遞,還是松石之間的黃山,人流如洪水一樣,洶涌澎湃。比我第一次到黃山到宏村時,游人不知多了好多倍。真不是來看松、看石、看云,甚至不是來看老房子、老巷子,而是專門來看游人的。看游人的背影,看游人疲乏的或者興致的臉頰。聞游人的汗味,甚至是游人不時放出來的臭屁。還有就是,凡是有游人處,就能聽到大聲的喧嘩,還有就是蜂擁般購買東西討價還價的聲音。雖說,西遞是第一次到,但建筑樣式,與宏村大同小異。最多就是,宏村平民化一些,青山擁抱綠水環(huán)繞,而西遞則是富貴大氣,建筑更加精細(xì)精美。不過,有一點則是異曲同工的。那就是宏村的糕點、西遞的石雕,以及它們的廣告和叫賣聲,給我是一種打擊。現(xiàn)在宏村以及西遞,幾乎淪落為空有一具古舊的格局,而文化的遺厥,大約已經(jīng)讓位給了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商業(yè)了。當(dāng)然這是有傳統(tǒng)的——誰叫徽商在明清兩季尤其是清季,在中國那般的興盛。在我的眼里,宏村的糕點、西遞的石雕,差不多就是這兩古村落今日商業(yè)化的代言人。美倫美奐的徽式建筑及建筑群落,已經(jīng)退居到二線了。除了那些個對著徽派建筑的專心致志寫生的美院的學(xué)生娃娃們。
不過,我還是在當(dāng)下商業(yè)化的彌漫里,自己跟自己尋找著對徽州原來心中的敬意。盡管“徽州”的名字已經(jīng)讓于“黃山”二十五年了。整整二十五年了。
于是,本不想購物的我,卻執(zhí)意要在徽州買點屬于徽州的東西。徽州的哪些東西是屬于徽州的呢?山貨?茶葉?還是積淀著徽州人文底蘊的物化作品?在我的記憶里,當(dāng)數(shù)宣紙最有名。雖然宣紙的原產(chǎn)地是在宣城,但宣城與徽州就是一箭之隔的近鄰。在徽州買宣紙,大約是不會錯的。濱水臨新安江的屯溪老街,雖說也是一仿古品,不過,作為徽州中心地休寧縣的舊地,依然有著一股子昔日的榮光。就在這條老街的一家店鋪,我買了兩札八行信箋和兩冊線裝抄本。買時,那家店鋪的老板還遞給我一張名片,說如果要批發(fā),可以按名片上的電話打給他,他可以先發(fā)貨后收錢,還對我說,這家店鋪里的所有文具用品,全是他家人手工制作。不知怎么的,回到家里,卻不見了那張名片。當(dāng)然,我也不會按那張名片給的地址和電話,要去買什么六四折的批發(fā)。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shè)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zhèn)
- 2014-03-26鯉城區(qū)和諧家庭文化創(chuàng)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