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特殊村民
如果說,我站在海拔4600米的高處還需要仰望的,除了巍峨的雪山,那就是身邊的格拉,受到村民們愛戴的駐差那村工作隊隊長、西藏檢驗檢疫局副巡視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索朗旺堆同志。對于一位年屆六旬的老人來說,能夠主動請纓深入到條件如此惡劣的高海拔后藏腹地開展駐村工作,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都不得不讓人肅然起敬。
索朗旺堆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慈眉善目,笑容可掬,有著極強的親和力和感染力,沒有一點兒領導干部的架子,能和村民們打成一片,難怪從一來到村子里,每天晚上都有村干部和村民們圍著他促膝談心,直到深夜,哪怕爐火已經燃盡,但屋子里依然是熱火朝天。他們聊天的內容很豐富,既有東家長西家短的瑣事,又有天南海北的大事,更重要的是強基礎惠民生所涉及到的具體工作,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無所不談。有時候,他還會帶著我們在村里四處溜達,遇到村民就會主動上去打招呼,拉拉家常,噓寒問暖。他經常打趣地說自己現在就是這個村的一員,是差那村的特殊村民。由于說話投機,村民們都會熱情地邀請我們工作組到家里作客,一碗熱騰騰的酥油茶,就著幾顆剛挖出來的人參果,拉近了駐村干部與老百姓之間的距離。
受村民們愛戴的不僅僅是他善于交心談心、以誠相待的人格魅力,還有他說干就干、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記得剛來時與鄉村干部的第一次見面會上,索朗旺堆在聽取了工作情況介紹后那擲地有聲的講話,至今還在耳邊縈繞。當時,他是這樣說的,“強基礎惠民生活動,目標已定,方向已明,關鍵是在于落實,落實的關鍵是要快,絕不能拖泥帶水,不能讓老百姓守著美好的藍圖苦等,說了就干,定了就辦,一年之計在于春,現在春天來了,該是我們辦實事的好時候了。”他講話的時候,我留意了一下在場的鄉村干部,從他們激動的表情中,我看到了春的希望。
作為一位長者,他在生活中也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索朗旺堆是一名醫術高明的主任醫師,剛到差那村時,我的高原反應很嚴重,他拿出隨身攜帶的藥箱親自為我配藥,當時,我只能苦笑著說:“沒想到本應我來照顧您,卻變成了您照顧我,作為年輕人真是慚愧呀慚愧!”在駐村期間,我從他那里學會了打酥油茶、燒牛糞爐子、吃風干牛肉和糌粑,還有很多藏地的風俗習慣。他也非常樂意與我們共同分享他年輕時的豐功偉績。有時,他會親自下廚,為我們做上一頓異常可口的豬肉罐頭面,據他自己介紹,這是他多年農牧區生活積累出來的絕活,從這碗面條里,我能品味出他絕不尋常的人生經歷。
他的口袋里隨時都裝滿了各式各樣的糖果,在村子里遇到小孩,他會給他們分發,在村民家里拉家常時,他也會拿出幾顆來留給還未放學的孩子。有時,他還會翻出幾塊巧克力來給我們品嘗,在他的眼里,我們都是小孩子,而他留給人們的總是長者的印象和甜蜜的記憶。
(五)系領帶的援藏干部
由于要長期在村里生活,天天與泥土和灰塵打交道,洗衣服極為不便,幾乎所有的駐村干部都要穿運動鞋和比較耐臟的衣服,但其中有一位很特別,穿襯衣系領帶,筆挺的西服,锃亮的皮鞋,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大城市的氣息。這位就是從浙江遠道而來的援藏干部,現任局保健中心副主任楊駿。
在地圖上看,浙江杭州與西藏吉隆處在同一緯度之上,但兩者相距卻是十萬八千里,一頭連著祖國版圖的最東部,一頭地處雪域高原的最西南。萬里路遙,援藏情深。楊駿就是帶著滿腔熱血從零海拔地區來到了世界屋脊,開展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眼看一年的援藏任務即將結束,與西藏結下不解之緣的他抓住了強基惠民活動的機會,主動申請利用在藏的最后兩個月深入到差那村開展駐村工作。
由于身份特殊,他的這一舉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從援藏干部到駐村干部,不僅僅是角色的簡單轉換,更是對援藏工作的升華。“既然要援藏,我就不能老是待在拉薩,我應該走出來,沉下去,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到最需要幫助的地方去,這樣才不枉西藏之行。援藏要援到村,惠民要惠到心。”楊駿在駐村日記中這樣些到。
他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從平時的接觸中我能夠體會得到。在與鄉村干部的交流時,他常常能提出頗有見地的觀點,讓鄉村干部們豁然開朗;在討論惠民項目的實施時,他注重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其觀點能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在日常生活中,他表現出超乎常人的智慧與學識,既溫文爾雅,又多思善辯,與他本人的穿著打扮保持著高度一致。他常常能把沿海開放地區的先進思想與理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并深深影響著其他駐村干部。
由于駐村期間物資供應困難,從拉薩帶來的新鮮蔬菜與肉類不到兩個星期便已消耗殆盡,每天只能以午餐肉、榨菜等作下飯菜。為改善伙食,我們提出要到河里去釣點魚或者用彈弓打幾只野鴿子。當時,他說了這樣一句話,至今讓我汗顏。他說:“吃魚吃鴿子就免了吧,不要讓脆弱的西藏生態因我們的貪婪而受到傷害!”他每天都要親自下廚,為我們做一道素菜,他的菜味道極清淡,佐料僅為油和鹽。與我做的麻辣川菜截然不同,素菜雖淡卻有滋味,保留著蔬菜原有的清香與韻味,需要細品才能體會得到。這也正如他的為人,只有走近他才能真正了解他。
為了真正了解社情民意,掌握最基層群眾的心聲,我們常常要走村入戶,與村里的老百姓拉家常。為更好地與群眾溝通,他能咬牙喝下主人遞過來的酥油茶,盡管平時他一滴不沾,聞著味就躲得遠遠的。他還能大口吃下帶著血絲的風干牛肉,我們都知道這對他來說實在是勉為其難,但為了工作,為了能拉近與群眾之間的感情,他表現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堅毅與執著。這也許是他作為一名援藏干部帶給我們最難能可貴、最值得學習與借鑒的財富吧。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
- 2014-03-26鯉城區和諧家庭文化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