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驅寒避濕,他養成了嗜酒的習慣。給父親買酒喝,我們家本不太寬裕的日子則更捉襟見肘了。好在父親是位樂天派,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經驗成了他的口頭禪,并以此來教育我們。國家窮,每人都要承擔,這完全可以理解。父親也想了一些創收的辦法,譬如開荒種菜、喂雞、養兔子。他還有一個嗜好便是捕魚。工作之余到河灘上練上幾網,偶有收獲,便成了我們最美的晚餐。
唯一讓父親感到絕望的是“文革”浩劫。父親被戴上高帽游街,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胡攪蠻纏般的批斗,遭受了駭人聽聞的虐待和人身摧殘。直到禍國殃民的“四人幫”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父親那顆被冷凍的心才漸漸復蘇。那年,我正在北京某部服役。春節期間父親突然來到部隊,只說要看看北京,看看天安門。當他那只粗糙的手撫摸著金水橋上的漢白玉石柱,仰望毛主席的巨幅畫像時眼里閃出激動的淚花。他自言自語地說:“看看北京,我這一輩子便知足了!”
“文革”對人身健康的摧殘是帶顛覆性的,外傷可以平復,內傷卻痕系心田,使之累積成疾。1986年,從來不吃藥的父親接連讓我去醫院開土霉素。我好生奇怪,勸他到醫院檢查一下。他并不以為然,大概太高看了他的抗病能力。兩個月后,吃飯下咽漸感困難,他才想起瞧醫生。鋇餐透視后又拍了片,負責胸透的大夫早已瞧出了端倪,向我們透出口風,患的是那個可怕的病。
組織上安排他去上海治療。父親是個節儉的人,看到醫療住宿費那樣高,心里總感不安。醫藥費他無法去討價還價,住旅店卻撿最便宜的住。他經常向我們念叨,“咱是來治病的,不是來講排場的……”。旅店服務員聽說他是位離休干部,住宿費可全部報銷,都感到他節儉的實在不可思議。
通過鈷60放療,父親的生命又延緩了兩年。當他再一次病重的時候,知道屬于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讓我向組織交了最后一次黨費,臉上出現了異常的安祥和寧靜。有經驗的醫生說,這可能是回光返照,要我們抓緊準備后事。我們兄弟幾個站在父親跟前,希望他能再交待幾句,不要走得這樣匆忙……但是父親失去了說話能力,只是用留戀的眼神一遍又一遍地看著我們,充滿了希冀和期待……
父親去世后很長一段日子,我眼前依稀閃亮著他那期待的目光。“做正直的人,走人間正道……”是我對那束情意悠長的目光的詮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
- 2014-03-26鯉城區和諧家庭文化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