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江兩岸的山峽里,常見古木森森,飛瀑流泉,時不時點綴些粉墻黛瓦,格外的醒目;淺灘里漂浮著網箱養魚的一排排白色懸浮,小船搖動著紅衣游人,劃向江灣深處,給人以幽遠的美感。如果停船登岸,肯定會沉迷期間,樂不思蜀。
南朝史學家沈約曾暢游新安江,贊美江水清澈見底,兩岸壁立嘉樹:“洞徹隨深淺,皎鏡無冬春。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
當年,杜牧有幸在新安江邊的梅城,做過三年地方官,對新安江的美景體會至深:“州在釣臺邊,溪水實可憐。有家皆掩映,無處不潺湲。好樹鳴幽鳥,晴樓入野煙。殘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唐天寶年間,李白尋訪歙縣隱士徐軒平,卻在新安江的支流練江邊,與其失之交臂,一個順流而下,一個溯江而上,好生的遺憾。之后,李白去了池州,見清溪碧透,一如新安江水。于是,飲一壺清華婺酒,揮毫詩出:“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
徽州國畫開派巨匠,素有“千古以來第一用墨大師”的黃賓虹,數次登上黃山,數次過游新安江,對新安江更是喜愛有加:“山市成村午焙茶,通津編竹路猶賒。平林一抹煙橫閣,兩岸聞香隔水涯。”
歷代騷人墨客對新安江的美,極盡贊揚,對新安江的愛,情深意切。
四
班船一聲長笛,穿過一個狹窄的山峽,江面豁然開朗,令人耳目一新,千島湖到了。
偌大的水面上,漂浮著千百個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島嶼。近看島嶼,長著蓬松松的雜樹,水腳被湖浪沖刷出赭紅色的麻石,夕陽又涂上了一層暖色,水腳顯得格外亮麗;遠處的島嶼,水霧朦朧,遠遠看去,如一個個披著蓑衣蹲在煙霧里垂釣的老翁。湖面上船只很多,一個個快艇犁出飛濺的水浪,穿插于大船之間,像圍著大人戲耍的孩子……
“西子三千個,群山已失高。峰巒成島嶼,平地卷波濤……”淳安人把新安江水庫更名為千島湖最初的靈感,大概是源于郭沫若這首詩吧。
坐在臨湖的酒店里,吃著鮮美的新安江大魚頭,欣賞千島湖的夜景,愜意蓋過倦怠和勞乏。湖里諸多的島嶼已于湖色融為一體,湖面上只有零星的船燈在游弋,除了岸邊的霓虹燈在閃爍外,湖色顯得格外寧靜,似乎提前進入了夢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
- 2014-03-26鯉城區和諧家庭文化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