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米有了,可粽葉怎么辦呢?距離我村30多華里,有個叫暖泉的村子,這里靠近桃林口水庫,村前生長著大片蘆葦。端午節前,蘆葦枝葉繁茂,油綠綠的,風吹過后,葦葉飄蕩,陣陣清香沁人心脾,周圍許多村子都覬覦這里的粽葉,但不許買賣,公社看的又緊,怎么辦呢?于是鄉親們冒著被基干民兵抓住、在全公社挨“革命大批判“的危險,背上花簍,在漆黑的夜晚,跑到暖泉村的蘆葦蕩里“偷”粽葉。
父親帶著村里人到暖泉偷粽葉那天,陰云密布,細雨霏霏,這是他專門選擇的日子,為了避免“挨抓”,他把一只大大的,結實的花簍背在身上,帶著幾個身強力壯的小伙子,乘著夜色出發了,村里人像歡送臨出征的隊伍一樣為他們“壯行”,李叔特別叮囑說,要是被抓了,就說是給屈原包粽子用,我們不吃粽子可以,但屈原得吃呀!婦女們眼里噙著淚花,擔心他們被民兵抓住,遭批判,老媽反復對父親叨叨,你可要小心呀,說著說著就“哇哇”的哭出了聲,老爸急了:老娘兒們唧唧的,我們也不是送死去了,就是采點粽葉,哭什么哭?說完,帶著十幾個后生,頭也不回的上路了。
步行兩個多小時,凌晨一點多種,父親一行才趕到了暖泉村的蘆葦蕩里,幾個人分工合作,一個人放風,另外幾個人麻利的采粽葉,就在快要裝滿花簍的時候,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端著步槍的基干民兵,“不許動,把簍子背上,到大隊去”,幾個小伙嚇懵了,在伸手不見無指的黑夜,被民兵強行押著來到大隊部。
大隊部燈火通明,公社武裝部長正在審訊其他幾個村來偷粽葉的社員,父親一行背著偷來的粽葉剛進屋,就被部長認出來,他指著父親的額頭指名道姓厲聲呵斥:你都50多歲的人了,還這么沒覺悟,居然帶著年輕人偷粽葉,這叫挖社會主義墻角,破壞集體財產,你知道嗎?必須在大喇叭上檢查,在全公社批判,把粽葉全部沒收。就這個時候,平時不善言辭的父親想起了李叔的交代,突然大吼一聲:誰敢批判我們,你部長有什么了不起,你家不包粽子呀,你家不給屈原上供嗎,你還是武裝部長呢?連屈原你都給忘了!我們采點粽葉,給屈原包幾個上供的粽子怎么了?錯了嗎?父親額頭青筋爆跳,趁著武裝部長還沒返過神兒來,揮手一喊:小伙們,給我跑!小伙子們 突然來了膽量,背著粽葉,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村里家家戶戶都吃上了粽子,可憐的父親,被押到公社,辦了七天學習班,挨了“革命大批判”,他回到村里的時候,端午節已經過完了,但家家戶戶都把粽子送到我家里,像款待凱旋的英雄一樣款待父親。
彈指一揮,30多年過去了,在如今物質極度豐富的年代,看到市場上,超市里花色翻新的粽子,聞著粽子的香氣,聯想多多,小小的粽子,牽動的不僅是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感情,更是時代變遷的縮影,家鄉的端午節,賦予了嶄新的含義,人們再也不為黏米和粽葉發愁了,偷種黏米和偷粽葉的時代離我們太遙遠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
- 2014-03-26鯉城區和諧家庭文化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