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守名
鄉村的冬夜是一首粗獷、豪放的宋詞,呼嘯的北風漫卷飛舞的雪花,凄厲的寒氣浸淫著村莊的角角落落,天地間昏黃黯淡,低矮的房舍抖抖瑟瑟地站立在冰天雪地間,做著春天的美夢。
筑一座泥爐,燒三五段木炭,溫一壺陳年老酒,捧讀一兩卷古書,那是鄉村冬夜的極致。然若非文人墨客,這種寧靜致遠的雅趣是斷斷享受不到的。不過,獨自享受的樂趣還是有的。仍是那座泥爐,還是那三五段木炭,隨手找一兩塊地瓜,或一小捧黃豆,再或一小把玉米粒,那香噴噴誘人的味道立馬就氤氳于整座房間。狂風也好,大雪也好,寒氣逼人也好,都抵不過這種撩人的香味。在鄉村,冬夜烤地瓜、爆玉米花或黃豆,你要是從未享受過,那真是一段缺憾的人生經歷。
一襲柔媚的春風飄過,自是冬去春來。草長鶯飛,桃紅柳綠,大地一派生機盎然。溪頭的薺菜花,用清水洗凈,熱水一過,生拌涼調,或做成精巧別致花樣繁多的水餃,味道清新爽口,真是人間的一道美味佳肴。在北方,一場春雨,各種野菜星星點點地從蘇醒的泥土中鉆出來,灰灰菜,純菜,苦苦菜,魚腥草……這些菜啊,對于吃膩了魚肉的都市人來說,簡直就是人間仙品。萌動不久的柳芽,剛剛吐須的毛毛蟲,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走上大眾餐桌。其實啊,鄉村的春天,春天的鄉村,就是一道清新可口的菜蔬。
轉眼麥苗飄香已過,再后來打包出穗灌漿。悄悄走近麥田,摘三五支麥穗,躲到僻靜無人處,雙手輕輕一搓,吹掉麥殼,那沁人心脾的清香立馬讓你陶也醉也。別忘了注意四周,吃新麥,品香甜,只宜“偷”摘“偷”吃,否則,那樂趣情調定會大打折扣。
暑氣一到,三五場大雨驟降,鄉村的池塘就會滿滿蕩蕩,這正是魚肥蟹黃的時節。隨便走出家門,去池塘邊,水渠旁,甚或田地里,都可以捕捉到各種類型的魚兒。草魚啊,青魚啊,鯽魚啊,鯰魚啊,鯉魚啊,泥鰍啊,大蟹啊……應有盡有,大點兒的帶回家,小一些的盡可放生。這時候的魚味道鮮美,最好的吃法并不需要太多的工序,洗凈,放入水中,加些常用的佐料即可,吃得就是那個鮮啊!其實,吃魚的味道遠不在“吃”,而在于捉的整個過程。看看清水渠內一群兒魚朝你靠近,屏住呼吸,雙手捏緊網繩,待到全部進入,猛提網繩,七八條幾乎同樣大小的魚兒盡在網中,狂跳的心全是與生俱來的驚喜。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
- 2014-03-26鯉城區和諧家庭文化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