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冬
捉蟹拾貝
遠遠望去是大海的一隅孤島。到岸邊乘快艇,如導游所說,數(shù)到40多下就靠近小島了。該島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桃花島。1。5公里的島有什么好去處?偏偏又被日照人賦予一個頗有詩意的游覽命名——桃花島捉蟹拾貝。
桃花島并非《射雕英雄傳》里的布滿桃花,藏龍臥虎的桃花島,而是有另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姓崔和姓李的兩家人十分要好,夫妻雙方懷孕,便指腹為婚,姓崔的生一男孩叫崔田,姓李的生一女孩叫桃花,十八歲那年,桃花生病早逝,該埋葬那里,此刻見一仙鶴飛抵桃花島,長者便說桃花島為風水寶地,葬在那里,之后,年年香火不斷。登上桃花島,放眼望去,島上散布著密密麻麻的人群,有的在彎著腰細心地尋著什么,有的蹲下來在巖石縫里扣著什么。煞是一派繁忙景象。我不曾捉蟹拾貝,踩著堅硬的巖石,繞過一個礁石,雙手捧起一掬清澈的海水,我以為那藍色的墨水會從指縫中滴淌流走,然而沒有,我端祥著它,晶瑩透明,并不是我們想象的藍色,是帶著淡淡的綠。我用舌尖蘸了一下,一種咸鹽的苦澀。我想海鮮的美味不正是這種苦澀養(yǎng)育出來的嘛。
桃花島不大,游人站在一端呼喊,另一端也能聽的清清楚楚,盡管島中建有亭臺,但這種點綴終沒有引起游人的雅興。三三兩兩的游人,仿佛有一個追求,有一個希翼,在大海里,在島嶼間,尋覓一種快樂,追尋一種足跡。身邊的一位游人驚叫起來,我一看是一只小蟹夾住了游人的手,我猜他似乎沒有見過蟹,更沒有捉過蟹,要不小蟹無力的夾碰怎一個大喊。那小蟹夾了一下,游人驚得一甩手,小蟹逃脫了,拼命地鉆進石縫里。游人看了看手,露出了無奈而甜甜的笑。我們凳島并不是周末,游人少說也在百余人,若到周末,大概要有千余人了。這么一塊彈丸之地,哪有那么多的蟹、貝螺、蝦和小魚,引得游人驚折腰,我不禁為這項捉蟹拾貝游覽活動的持久性擔憂起來。但拍打巖石的海浪卻在告訴我,大海有驚人的魅力,無盡的生命。潮漲,就把那些蟹、貝、蝦、魚推上了小島,潮落,蟹、貝、蝦、魚又在賴以生存的小島縫隙低洼處落戶了。這種潮漲潮落的規(guī)律,也自然使捉蟹拾貝持續(xù)下去。看看游人帶著豐收的喜悅,提著小塑料桶和塑料袋,津津樂道的勁,我們不能不贊嘆精明的日照人,在為游人提供了新的旅游空間和場所。
乘船捕魚
下海捕魚是漁民的生活。游客隨同漁民一起下海捕魚,是一種體驗,更是一種情趣。我們一隊游客乘坐“祥云”號漁船,可謂嘗到了酸甜苦辣,真正體會到漁民的甘苦。
漁船駛?cè)氪蠛#旌喨灰惑w,海鷗一會兒在船頭盤旋,一會兒展翅遠逝。游人站在船上新鮮勁自不必說。船在搖,人也在晃,風吹在臉上,浪花濺在身上,愜意而清爽,游人在喧嘩,抒發(fā)著自己的觀感,談天說海,屹立船頭,仿佛成了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好不威武。蔚藍色的海水,波光粼粼,令人遐想,不由使我吟起“人在畫中行,畫在眼中映”的詩句。漸漸,隨著船的顛簸,一浪又一浪的襲來,心里就像有什么東西在微微蕩漾,不知不覺,頭暈起來了,胃經(jīng)不住刺激,食物從中噴出,剛才的神氣勁,興奮勁,蕩然無存,坐在船上一動不動,像霜打篤了一樣。
嘔吐畢竟是少數(shù),多屬于女性,而大多數(shù)游客在關(guān)注漁民的一舉一動。船老大手搭涼棚,在向前觀望,觀察魚群的流向。只見船老大一揮手,漁民便開始撒網(wǎng),漁民干練的動作把一張大網(wǎng)拋向大海,繩索也伸向海里,不多時兩塊沉重的鐵板,也被漁民沉入海里。漁民的一招一式是那樣的熟練,引得游人一片贊嘆。船向大海駛?cè)ィW(wǎng)、繩索仿佛成了一條長長的尾巴在深水里拖動。漁網(wǎng)沉下去了,游客的心也沉下去了,他們企盼收獲,企盼活蹦亂跳的魚蝦收入網(wǎng)中。大約一刻鐘,船老大一聲呼喊:“收網(wǎng)”。絞繩的轉(zhuǎn)盤轉(zhuǎn)動起來,繩被緩緩收到船上,隨著漁網(wǎng)的收起,游客心里也騷動起來,有的在祝福,有的在戲說“面包會有的。”漁網(wǎng)拖上來,魚兒不愿意的打著挺,蝦兒一動不動就擒,蟹夾著漁網(wǎng),仿佛要把網(wǎng)夾破逃脫。一網(wǎng)魚蝦蟹攤在甲板上,游客們有的拿著塑料袋,有的提著小塑料桶,蜂擁而上滿懷喜悅地你搶我奪。
踏歌登岸。少去了顛簸晃動之苦,但還有一種腳底踩棉人在船上之感。雖然體驗了苦,但也有其中的樂。我問一位嘔吐的支不起腰的游客,這趟乘船捕魚的感受,她只說了一個字:“值。”
漁家食宿
返璞歸真,融入大自然是久居城市的人心中的夢想。在日照漁家食宿同樂,不能說不是一種農(nóng)村游的體驗。
日照三面環(huán)山,臺風每每光顧在這里都化險為夷。漁民的房舍臨海而建,低矮而又整潔。我們在一位姓趙的漁民家居住,四間房圍成全封閉的四合院,每間房被隔成放置三、四張床的小間,通鋪上放著三、四床棉被。如同過去農(nóng)家的土炕,浸滿了一種原始而質(zhì)樸的情味。讓人想起早年色彩暗重的舊照片,讓人想起少時農(nóng)家居住的溫馨,有一種甜蜜,有一種懷念。院中間放置著一臺大屏幕電視,為漁家平添了現(xiàn)代化色彩。墻壁上有景點介紹,特別是那張《游客須知》不能不讓人叫絕,上寫道:“不許大聲喧嘩,不許隨地吐痰……”在漁家也不忘對游客進行文明旅游教育。
飯菜是由漁民去做,魚、蝦,扇貝等海鮮是少不了的 。二、三天的居住,漁民們在晚飯一餐上,還會讓你親自操刀主廚,拿出各自的絕活,讓二十多位游人一起共享。我們游客中有一位湖南人,他親自做廚,將兩尾歡蹦亂跳的魚宰殺了后洗凈投入鍋里,放入冷水,大米,用文火煮熟后取出,剝?nèi)ス谴蹋偻度脲伬铮欢偬砑由僭S調(diào)料,豬油,待魚肉和大米融為一體打出鍋。醇香撲鼻,使人胃口大開,嘗一口,其味道鮮美極了。有的游客一連吃了三大碗還叫著“再來一碗”。不過在漁家吃飯還有一些風俗和講究 ,在吃魚時,吃完一面,取另一面時,不能言說翻過來,要說“起正過來”,就餐之后,把筷子放在桌上,而不能擺放在碗上。前一種翻魚,就是翻船之意;后一種把筷子放在碗上如同漁民打漁空手而歸,沒了面子 。
入夜,漁家歸于平靜。躺在床上仿佛枕頭波濤,耳畔傳來輕輕的海浪聲,象一張無形的手拍打著我,漸漸入睡了。我做了一個甜蜜的夢,許多陳年舊事幻景般地涌上來,早期電影地般在眼前飄搖,好象又回到了青春歲月。磨鈍了的心重新變得清純了。
第四天,離開“日出初光先照”的日照,那縈繞心頭的體驗,斷然留在了記憶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shè)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zhèn)
- 2014-03-26鯉城區(qū)和諧家庭文化創(chuàng)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