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運濤
生在滴水成冰、寒風刺骨的北方,我一直向往草長鶯飛、百卉千葩的南方,當我來到江西婺源的延村,一個最能代表南方特色的景觀村落時,雖然剛過了油菜花盛開的季節,我仍然被它的美麗深深打動了,不過當導游告訴我們延村的居民中第一大戶是來自北方的金姓匈奴人時,我更為自己的向往自豪了,因為這么美好的南方村莊,居然也是北方的移民所占據,并被稱為“徽商第一村”。
我問了一個問題,這個金姓是金日磾的后代嗎?導游給了我肯定的答復。因為我知道歷史上匈奴人中金日磾是最早姓金的,那還是漢武帝所賜。漢武帝派杰出的軍事家、驃騎將軍霍去病兩次出兵攻擊匈奴,大獲全勝。使河西的匈奴休屠、昆邪二王及部屬四萬余人降漢,休屠王被殺,年僅十四歲的休屠太子金日磾及其家人淪為官奴,被送到黃門署養馬,因為此戰繳獲了休屠祭天金人,休屠太子便被賜金姓,后來升遷為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成為皇帝的親近侍臣,與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同為太子劉弗陵的托孤大臣,詔封秺侯,死后陪葬于漢武帝的茂陵。
在唐代,為避黃巢之亂,金日磾的金姓后人輾轉遷入婺源,延村則建于北宋元豐年間,村里最早的居民是查、吳、程、呂四姓人。至明朝洪武年間,金姓才從婺源的沱川遷入,后來金姓人丁漸漸興旺,占到了全村人總數的八成。延村原名延川,因為村子面臨著川流不息的清溪水,取“綿延百世”之意,村名改為延村,也可能是延川村的簡稱,也可能是“川”與“村”音相近,叫白了就成了延村。
村子建立至今約九百余年,也算悠久,可當地人經商的歷史至少有二千五百年,因為七十年代造“大寨田”時,出土了一只四方形的陶質秤砣,據考證,這只秤砣就是秦始皇時期統一度量衡的活物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稱砣,秤是商品交易的工具,更是商業活動的公平保障。所以說,延村這一帶經商的歷史應該很悠久,土壤里都埋著經商的種子。
更為奇怪的是,導游說延村從來沒有出過一個當官的人,所以村里人自小就有經商意識,我們剛到村口,就涌過來一群人爭著要當我們的導游,成群導游聚集在景區入口的現象在其他風景區也是習見不鮮的,但如果告訴你,這些“導游”全是五、六歲的孩子,你應該知道肯定不常見的,這里的“導游”如此之年幼,誰能說就沒有受到徽商文化的浸染?每次小“導游”收費只有一元,價格或許太低廉,不能發大財,但他們還不是商人,只是貪玩的孩子,當“導游”對他們來講,更像一種游戲。據說孟母三遷,第一次是遷居市旁,孟子就像今天遇到的孩子一樣“嬉為賈人炫賣之事”,可惜孟母又進行了二遷、三遷,讓孟子“嬉為俎豆揖讓進退之事”,最終成了儒家宗師,如果一直在“賈人炫賣”的環境中熏陶不離開,孟子或許就是一代商界巨賈也說不定呢。而眼前的小“導游”中,或許就有他日的商業巨子。
不過我們沒有雇用小“導游”,因為在思溪延村景點檢票的地方,我們已經找了一個“大”導游,相對于五、六歲的孩子,二十多歲應該屬于“大”導游的?!按蟆睂в问钦幍膶в?,每帶領旅游者走一個來回,個人能拿到導游費的三分之一,即九元,也不是很多的。婺源的朋友說,雖然婺源的旅游很紅火,但地方政府從旅游中直接獲取的財政收入很有限,婺源的個人收入水平也不高,工作壓力比較大。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31時髦祭品燒出文化機制短板
- 2014-03-31“民間文化大使”笑陽的追夢之旅
- 2014-03-28漳州市平和縣國土資源局開設廉政文化道德講堂
- 2014-03-27一條大江和一座文化重鎮
- 2014-03-26鯉城區和諧家庭文化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