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塘小學五年(7)班部分家長學生參與閩江愛心救生桿眾籌,促成水上安全教育走進校園
▲同學們跟著志愿者學習胸外按壓。
同學們圍著志愿者問這問那。
東南網-福建日報3月27日訊(本網記者 張穎/文 周明太/圖)26日,福州市錢塘小學五年(7)班的教室里,省紅十字會水上救生志愿服務總隊的4名志愿者們以一部“人的一生,急救無所不在”的小影片拉開了“安全教育課”的序幕。“大家在生活中應該都有擦傷、摔傷的經歷,該怎么處理得當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急救方法,我們稱為‘救命三招’。”魏勇生隊長的一番話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
心肺復蘇術、氣道異物梗阻處理、緊急止血方法,孩子們認真地聆聽著志愿者講解,時不時地舉手發問,而且有模有樣地跟著練習各種手勢。
講完急救知識,志愿者們又給孩子們強調了救溺五字訣“叫叫伸拋劃”。“萬一碰到了小伙伴落水,第一個叫是大聲呼叫的意思;第二個叫是撥打110,打電話的意思,伸就是以長的物體伸給溺水者實施救援,例如,可以找竹竿或身邊長的東西,包括書包或者衣服等能夠伸出去的東西,讓溺水者手抓得到,把他拉回來,如果太遠,就拋救生圈或是球或是其他可以讓他浮起來的東西,讓他能夠抱著那個東西浮在水面上延長等待救援的時間。”魏勇生隊長邊講解,邊演示伸縮救生桿和救生圈的拋投等動作。
一堂課45分鐘,孩子們意猶未盡,課后圍繞在志愿者的周圍不停地發問。旁聽的家長對課堂效果很滿意,她說道:“很多急救知識我自己都不知道,現場演示傳授,孩子們學得很認真。”
此次,省水救隊志愿者走進學校傳授水上安全知識,是五年(7)班的部分家長促成的。“兩周前,我在微信上看到了福建日報關于眾籌閩江愛心救生桿的報道,當時就轉發到了家長QQ群,好幾位家長和孩子立刻響應參與了眾籌。”一位家長說。
省水救隊志愿者知道后表示,愿意給五年(7)班同學們上一堂專業的水上安全教育課。這一建議得到了五年(7)班的班主任張靖靖老師認可,同時也爭取了錢塘小學校方的支持,于是就有了這樣一堂專業而有趣的“安全教育課”。
志愿者們表示,眾籌閩江愛心救生桿旨在通過這一活動讓更多人重視水上安全教育,我們愿意義務走進更多學校,向同學傳授水上安全知識。
歡迎志愿者入校培訓
福州市錢塘小學黨支部書記顧瑛在旁聽完志愿者們帶來的“安全教育課”后,專門與省紅十字會水上救生志愿服務總隊的志愿者們進行了座談。雙方達成初步的共識,省紅十字會水上救生志愿服務總隊將在4月走進錢塘小學,為學校的體育教師進行水上安全知識技能培訓,走進班級為高年級的學生上水上安全教育課。
“全校都很重視安全工作,特別是希望安全能落在實處。”顧書記介紹說,“除了抓好管理注重細節,排查安全隱患之外,我們也在不斷加強安全教育。就像這周正好是安全教育周,學校通過安全知識講座、國旗下的講話、應急演練等方式多渠道地進行安全教育。”
“最近一段時間福州氣溫一直攀升,前幾天在西河游泳場就看到十幾個學生下水游泳,我們都替他們捏把汗。隨著天氣逐漸回暖,水上安全這根弦又得繃緊了。”省紅十字會的志愿者程劍光表示了擔憂。
“目前的水上安全教育互動還是偏少,書面材料多,概念說教多。”顧書記表示歡迎水救大隊的志愿者走進學校,為老師和學生進行專業的水上安全教育。
省水救隊志愿者非常高興,一個班級的舉動能夠促成學校接納專業志愿者走進學校,開展安全教育,“是今天的意外驚喜”。
短評>>>
在中小學里,多年來知識教育至上的局面使安全教育處于“概念化”狀態,存在“形式化”傾向,甚至停留在“說教”層面,不能對孩子產生觸動。怎樣讓安全教育入腦入心,家長、學校、社會應“多維聯動”,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錢塘小學開放的姿態和意識值得贊賞,我們期待更多的學校鼓勵和接納更多的社會人士和機構進校園,補充安全教育資源,將安全教育開展得扎實有效。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26福建空管志愿者開展環境衛生去死角服務活動
- 2014-03-25“擔當者行動”志愿者為武平象洞中學師生贈送圖書
- 2014-03-24禮遇志愿者 讓善良大愛循環流動
- 2014-03-24“禮遇”讓江海志愿者品牌更亮
- 2014-03-24制度化讓志愿者服務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