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道里區柳樹社區65歲的王廣云,默默咽下失去丈夫的痛苦,11年來獨自承擔起贍養百歲婆婆的責任。四千多個日日夜夜的精心照料,她用善意的謊言為婆婆編織著幸福安詳的晚年。(老年日報3月13日)
王廣云的丈夫是婆婆唯一的兒子。她怕老人經受不住老年喪子的打擊,就與家人共同對老人隱瞞“消息”,自己擔負起了照顧婆婆和6個子女的重任。老人對兒子的多年“有病住院”,也有過懷疑,多次問王廣云:“他是不是已經走了?”王廣云總是鎮定地說:“媽,哪能可以這樣瞎講呢!”為了讓老人開心,王廣云也會偶爾念一下丈夫的“來信”,信中滿是兒子對母親的惦念、囑托。也許是“善意謊言”給了老人延續生命的力量?,F在,婆婆已經102歲了,還以為“兒子住院了”。65歲的王廣云還按婆婆的要求,不厭其煩的給丈夫“送飯、送換洗衣服”,過春節還“送餃子”……
王廣云沒有在乎“時間都去哪了”,十幾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的照顧著年邁老人,含辛茹苦的做著瑣碎家務。用汗水和奉獻,詮釋了什么是愛,告訴人們什么是責任。帶給家庭的是幸福和歡樂,帶給親人的是溫暖和力量,彰顯了高尚的人格魅力。為好家風增“底氣”,造就了溫馨的家。她的善行,是凡人小事,卻是傳承了好家風,傳遞了正能量。老年日報在一般頭題報道了她的事跡后,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反響。
王廣云傳承好家風的故事,給我們很多啟示:好家風是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好家風,能使家人、家庭受益。好家風,能給力社風、民風,給力黨風、政風。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盡管人們的文化素質、職業分工有區別;人們的工作條件、個體能量有不同;人們的生活環境、社會經歷也有差異。但是,大家對“好社風、好民風,好黨風、好政風”的期待是一致的。而好家風就是一切好風氣的基礎。培育好家風需要每個國人齊心協力去奮斗。
顯然,好家風在轟轟烈烈的壯舉中:“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好家風在孜孜以求的努力中:“雷鋒甘當螺絲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龔全珍傾力捐資助學、扶貧濟困”;好家風也在默默無聞的奉獻中:“王廣云盡孝敬老、愛家愛國,竭盡全力為他人謀福祉”。英雄模范的好家風,有作為。普通國人的好家風,同樣有作為。
在文明社會建設中,傳承好家風就是要“敢擔當”。每個人都“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不論能力大小,地位高低,都要做好人,培養“為他人、為國家,不辭千辛萬苦,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你不一定是花木蘭,不一定是娘子軍,但你完全可以學雷鋒,學龔全珍,學王廣云,做好事,當好人,為實現中國夢打好基礎。發揚好家風,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你行我也行,人人能作為,家家能作為。你的一塊磚,我的一鍬土,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全國人民的磚和土匯集到一起,那就是堅如磐石的萬里長城。(特約評論員 張德文)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30“公務自行車”的制度善意值得肯定
- 2013-11-25“叫停”網友募捐卻不能“叫?!鄙埔?/a>
- 2013-10-30原標題:丈夫私自抵押房產法院判銀行“善意”合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