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焦裕祿”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從小學課本到熒屏電影,從帶著紅領巾的小學生到鬢角斑白的花甲老人,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焦裕祿”這個名字響徹神州大地,五十年來如熊熊烈火一般燃燒著,一直被世人銘記。
焦裕祿于1962年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時值該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堿三害,他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領導工作方法,同全縣干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著劇痛,堅持工作,被譽為“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5年前,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就專程來過蘭考,致敬忠魂。今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第二次來到蘭考,瞻仰焦裕祿同志先進事跡,廣泛聽取基層干部群眾意見和建議,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具體指導,號召全黨結合時代特征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
歷史淘盡鉛華,實踐證明一切,焦裕祿精神永不過時。
焦裕祿一生坎坷,但是他卻一直保持著高昂的斗志,秉承著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的原則,拖著帶病的身軀帶領全縣人民戰勝自然災害。五十多年過去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艱苦的工作環境也得以改善,但焦裕祿同志不忘群眾、扎實苦干、無私奉獻,為黨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卻是值得所有黨員干部認真學習的。
習總書記也明確要求:“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要重點學習弘揚焦裕祿的公仆情懷、求實作風、奮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要見賢思齊,組織黨員、干部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來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相比當下不少黨員干部出現的“四風”問題,踐行焦裕祿精神更顯得尤為重要。焦裕祿精神已經成為時代的象征和社會的品格,幾代人被焦裕祿精神深深影響,焦裕祿也成為時代的典范和楷模。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更要以焦裕祿精神為標桿,時刻警醒自己,淬煉高尚的情操,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奉獻的意識,以艱苦奮斗為榮,深入一線,接觸群眾,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焦裕祿精神不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退色,反之,其精神實質和內涵會更加凸顯,構筑起無可匹敵的精神底線。無論是黨員干部還是普通百姓,如若能夠深刻理解焦裕祿精神,那么,實現中國夢的目標近在眼前!(楊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24用好“微媒體” 引領“微文明”
- 2014-03-24井蓋“作畫” 為文明添彩
- 2014-03-24文明是城市經濟的下一個增長點
- 2014-03-24以公務用餐文明引領社會消費文明
- 2014-03-24文明出行 讓斑馬線真正成為生命的守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