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是一個部門文明的重要標志,通過將志愿服務活動與優化服務等工作有機結合,可有效拓展志愿者活動的服務領域,有力地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的開展。具體工作中可以做到“五個結合”:
一是與優化服務、文明服務相結合,提高群眾滿意度。具體工作中把志愿服務活動與精神文明創建、優化服務一并考慮整體推進,保障活動的開展效果。引導干部職工努力規范自己言行,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從志愿者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徹底克服形式主義,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我誠信,你放心”的窗口服務水平。規范工作行為,簡化辦事流程。
二是與道德講堂、四德工程建設相結合,確保活動成效。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將志愿者活動與道德講堂活動以及學習身邊典型人物先進事跡相結合,充分發揮優秀志愿者的模范帶頭作用。通過講述身邊人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等文明故事,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一個守道德、講文明的人,進一步認識道德與文明的現實意義。通過設置“四德榜”,對評選出來的典型事跡進行宣傳,讓每一名工作人員都能受到感染和鼓舞,用實際行動帶動和影響身邊人,營造一個“人人講道德 個個講文明”的良好氛圍。
三是與包村聯戶、民情走訪相結合,促進社會和諧。通過與包扶村結成幫扶對子,經常進行看望慰問。筆者所在單位包扶的一個村由于存在亂堆亂放等現象,部分群眾因此而產生矛盾,鄰里之間有時候會發生吵架斗嘴現象。一名志愿者到該村擔任“第一書記”后,與單位負責同志以及專業技術人員一起幫助該村規劃設計文化廣場、街心花園等地塊,投入資金、物資鋪裝文化廣場、硬化街道、綠化街心花園等,進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有效解決了村莊亂堆亂放、鄰里關系不睦的問題。該村有名村民患有心臟病,生活不便,常年住在女兒家。單位一名分管領導與其結對后,經常專程去看望,該村民逢人便夸自己攀上了一門好親戚。
四是與愛老扶貧、社區共建相結合,傳遞社會溫暖。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可以在端午節、重陽節的時候,組織志愿者到敬老院、社區老人家中,為老人帶去雞蛋、咸鴨蛋和粽子等物品,和老人講閑話拉家常,詢問老人身體情況,了解老人的實際困難。要充分發揚雷鋒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開展以保護環境為重點的“學雷鋒樹新風,志愿服務進社區”服務活動,用切身行動詮釋和弘揚新時期、新形勢下的雷鋒精神的新內涵。
五是與網絡文明傳播相結合,拓展傳播途徑。在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同時,要積極傳播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有關內容。圍繞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重點、重大活動,積極利用重點新聞網站及志愿者的博客、微博等互動陣地,傳播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有關內容。在文明群內積極參與、討論、傳播各種網絡文明,推動網上文明傳播活動。圍繞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轉發習總書記重要講話,進一步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中國夢的理解。積極參與續寫“雷鋒日記”活動,記錄自己以及身邊人學雷鋒的點滴情況和心得,并通過網絡進行廣泛交流和傳播,在廣大網民中不斷營造學雷鋒的濃厚氛圍。(王忠陽)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24用好“微媒體” 引領“微文明”
- 2014-03-24井蓋“作畫” 為文明添彩
- 2014-03-24文明是城市經濟的下一個增長點
- 2014-03-24以公務用餐文明引領社會消費文明
- 2014-03-24文明出行 讓斑馬線真正成為生命的守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