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在今年的3·15晚會上,央視一如既往爆出了中國市場上存在的諸多生產和消費黑幕,學生用涂改液甲苯超標34倍、大唐高鴻手機預裝惡意程序吸費、面包新語等烘焙企業被曝用過期食品原料等如今已被人們廣泛知曉,不少網友也乘此良機挖出了其他市場黑幕,其中不少都令人瞠目結舌。
雖然早在三鹿事件之后溫總理就再三強調要樹立企業良心,但是從近年來不斷爆出的市場黑幕來看,企業良心的塑造任務依舊任重道遠。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方面,企業的逐利本性在金錢面前超越了其自身的道德底線,這是市場黑幕難以根除的根本原因。許多企業利益熏心,放棄了應有的行業操守,不顧國家、民族和群眾的利益,鋌而走險、違法犯罪,甚至形成了行業內心照不宣的潛規則。這雖然會給社會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但卻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暴利,使企業的本性越發膨脹,最終在毀滅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另一方面,企業目光短淺、不注重長遠利益,是市場黑幕存在的重要原因。一百多年前,西門子創始人就曾經說過:“我們不會為了短期利益出賣未來?!彼宰⒅亻L期利益的西門子成為了屹立百年的龍頭企業,而反觀中國,有多少風光一時的企業倒在了短期利益之前,又有多少企業因為品牌形象的崩塌正奄奄一息、垂死掙扎。所以為了短期利益出賣未來,再輝煌的商業帝國也終究難挽傾頹之勢。
此外,政府監管的失靈也是黑幕產生的溫床。如果沒有法制的有效約束,讓那些非法無信的企業占盡便宜牟取暴利,而守法有信的企業卻處處吃虧受到排擠,那么企業的道德自律意識就會逐漸喪失,市場法紀也會成為空談,市場黑幕就會像雨后春筍一樣遍地涌現。
良心只是道德的最底線,但對廣大消費者來說,大家對企業的要求并不算高:只求企業能培育最基本的良心,為大家提供質量安全的產品。希望在政府確立正確的道德規范,營造積極的輿論氛圍以及建立相應的激勵與約束機制的同時,企業能再輔以適當的自我約束,這樣才能使市場黑幕的出現越來越少。(洪培源)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24用好“微媒體” 引領“微文明”
- 2014-03-24井蓋“作畫” 為文明添彩
- 2014-03-24文明是城市經濟的下一個增長點
- 2014-03-24以公務用餐文明引領社會消費文明
- 2014-03-24文明出行 讓斑馬線真正成為生命的守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