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文明建設,許多同志自愿加入志愿者服務行列,使得志愿者服務隊伍快速發展壯大。中央領導人更是給力,在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八個字的公民道德建設主題。這個主題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緊扣核心價值體系,具有鮮明時代特征。“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志愿服務精神之魂,給志愿服務源源不斷的動力,催人奮進,激動人心。
志愿者事業是一項崇高的事業。這種崇高性集中體現在志愿者通過志愿服務所凝結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這種精神,是一種基于道德和良知的不圖回報的精神,一種自覺自愿奉獻社會的精神。這種精神生動體現了志愿者們辛勤勞動的敬業之心。
敬業體現在對待工作的態度。端正工作態度是干好各項工作最基本的起點。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與否,除了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看他對待工作的態度,沒有正確的工作態度,工作業績、發揮個人價值就無從談起。志愿者們全心全意對待普通的服務工作,將愛崗敬業的真諦真情地流露出來,對待志愿服務對象,志愿者們持平等的心態,用心了解服務對象的真正需要,設身處地為服務對象著想,提供優質服務,尊重服務對象的意見,尊重服務對象的隱私,與服務對象友好相處等等,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要以平和的心態、一絲不茍地完成那才是真本事。志愿者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也驗證了一句老話:態度決定一切。
敬業體現在無私奉獻的精神。志愿服務只有變“要我做”為“我要做”才能展現出自身魅力和內在價值。樹立“工作是為自己”的理念。只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才會具備“愛崗敬業”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奉獻需要一種責任,為服務對象無私的奉獻不是說一句話那么容易做到的。而“敬業”是奉獻的基礎,“敬業”就是要敬愛自己的職業,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情,不計較個人得失與榮辱、忠于職守、任勞任怨,以主人翁的姿態將敬業貫穿到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樂業”是奉獻的前提、“勤業”是奉獻的根本,只有環環相扣,工作中才能真正的做到無私奉獻。(白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24用好“微媒體” 引領“微文明”
- 2014-03-24井蓋“作畫” 為文明添彩
- 2014-03-24文明是城市經濟的下一個增長點
- 2014-03-24以公務用餐文明引領社會消費文明
- 2014-03-24文明出行 讓斑馬線真正成為生命的守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