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黨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曾就“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作了重要批示,全國上下掀起了厲行勤儉節約的熱潮。政策的導向意義可贊,社會的跟進風氣可盼。但是,黨政機關中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真的是一聲令下便萬事大吉的事情嗎?恐怕要打一場持久戰了。
勤儉節約重在制約。俗話說,上行下效。中央出臺的八項規定、六項禁令,要求全國廣大黨員干部厲行勤儉節約,禁止用公款搞相互走訪、送禮、宴請等拜年活動,禁止收取禮品,禁止鋪張浪費、超標準接待等。中央的八項規定、六項禁令下發后,各地超標準接待、鋪張浪費等情況明顯有所改善,政府風氣大有轉變,受到了各界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可見,制度上的約束為勤儉節約的貫徹開了一個好頭,但這卻不是最有力的。
勤儉節約貴在自律。黨員干部是要樹立執政為民的良好形象,就應該遵守黨中央的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從自身做起,從勤儉節約做起。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主要負責同志,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權力觀和健康、簡樸、清正的生活作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自覺加強黨性鍛煉,保持良好的黨性修養,嚴格執行公務接待、公車改革等各項公款消費制度,嚴格落實各項節約措施,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引導全社會形成科學、健康、文明的消費風尚,以共產黨人的優良作風和人格魅力影響和帶動周邊干部群眾。
勤儉節約難在持續。早在80年代,國務院就強調過節儉,可是政策執行一段時間之后沒有堅持下來。有關部門到各地暗訪發現,很多地方公款消費由“地上”轉入“地下”,隱形消費的手段可謂“花樣百出”、“別出心裁”。長久以來迎來送往、奢靡享樂的不良風氣不是一聲令下就立即肅清的,厲行節約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我們持續下去。無論是改進會風,還是改進文風、作風,只要中央、領導率先垂范,并持之以恒地貫徹下去,勢必會帶動地方各級機關效仿。對破壞制度執行的行為,要嚴厲查處。同時,各類媒體的輿論監督要到位,要勇于、善于捕捉違反制度的現象,紀檢監察部門應主動監督,并發動全社會的力量監督,自上而下抓落實。讓勤儉節約的好風氣不是一陣風吹過,而是深入下來、繼承下去,真正融入機關作風中來、沉淀到日常生活中去。
古語云:“成由勤儉敗由奢”,艱苦奮斗的歷史不容踐踏,改革開放的碩果不容啃噬,光輝燦爛的未來不容抹黑。“厲行勤儉節約”是一場任重道遠的艱苦戰爭,但只要全國上下、各級各部門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持久戰”,營造風氣清正的好環境、好風尚。 (宮茂)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24文明祭掃倡議書 清明最炫文明風
- 2014-03-24低碳祭掃 你離文明有多遠?
- 2014-03-24文明低碳與清明祭掃
- 2014-03-24第四屆“校園文明博客節”海滄天心島小學啟動
- 2014-03-24福州迎來艷陽天市民電纜上曬衣服 不文明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