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把對誠信建設的重視提到更高的程度。
誠信是道德標尺,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一言九鼎,一諾千金,這些古語都是自古誠信被人們所倚重的證明。可以說,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如果失去了誠信,那么他將如“狼來了”故事中的小孩一般,無法在社會中立足。一個人不論做事做人都要堅持誠信為本,無誠不興。不講誠信的人,必然是一個沒有出息的人。
構建誠信社會人人有責,但首先是黨員領導干部之責。言行一致、表里相符,應當成為黨員干部的基本準則,成為黨風政風的起碼要求。黨員干部只有為人坦誠,始終如一地務實工作,有諾必踐,才能在百姓心中贏得尊重,提升威信。
企業踐行誠信建設,推動誠信經營,應該盡快建立失信懲戒機制,使嚴重失信行為受到嚴懲,讓失信的成本成為“付不起的代價”。
在單位,一個不講誠信的員工,必然是一個沒有前途的員工。領導與同事是員工的“裁判員”,員工為企業操了多少心,做了多少工作,其他員工心里自然有桿秤。
事實上,我們已經洞悉誠信之于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性。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鄭重提出“把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國務院也早就大力推進“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這充分說明黨和國家對于誠信建設的重視。
如何加強誠信建設?政府要健全政務公開制度,取信于民;要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完善誠信約束與失信懲戒機制;建立和完善信用檔案與管理機制,構筑穩固的信用建設平臺;發揮媒體輿論的導向和監督作用,對誠信的先進典型及時褒揚,對失信的不良行為給予譴責,使誠信建設與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還要加強宣教,熏陶人文,激勵社會成員自覺誠實守信,為社會誠信健康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最終實現政府、企業、個人都講誠信,形成一個和諧的社會氛圍。
同樣,建設誠信的力量,我們不能全都往“社會”身上一推了之,這是每一個公民都能很快做出答案的考題——碰到需要負責的事兒,我們要恪守誠信,勇于擔當。
誠實守信的人受人敬重,人人講誠信的國家才有自尊自強。加快誠信社會建設,才能聚集起更加強大的正能量,讓實現中國夢的腳步更加堅穩,讓每個人生活更加幸福。(時評員 李潤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24文明祭掃倡議書 清明最炫文明風
- 2014-03-24低碳祭掃 你離文明有多遠?
- 2014-03-24文明低碳與清明祭掃
- 2014-03-24第四屆“校園文明博客節”海滄天心島小學啟動
- 2014-03-24福州迎來艷陽天市民電纜上曬衣服 不文明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