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節(jié),林丹向老人發(fā)放節(jié)日禮物。
東南網(wǎng)3月20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林姍 文/圖)
1972年,上山下鄉(xiāng)回城、等待工作分配時,她被邀請“先到居委會幫幫忙”。卻沒想到,這一“幫”就是43年。
43年間,她放棄了多次轉(zhuǎn)行和提拔的機會,留在社區(qū)奉獻出全部的青春和熱情。如今在社區(qū),她被群眾親切地喚作“小巷總理”。她就是福州市鼓樓區(qū)東街街道軍門社區(qū)居委會主任林丹。
促和諧
“社區(qū)是黨和政府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是服務群眾的窗口。做好社區(qū)工作,就要把居民的瑣事難事煩心事,件件都當作自己的大事。”林丹如是說。
一天中午,社區(qū)有對婆媳因為小事在家里爭吵,打了起來。林丹去勸架時,媳婦正好掀翻了桌子,順手撿起一個破碗砸向婆婆。林丹沖上前去,用手護住老人。破碗砸在她的手腕上,頓時鮮血直流。一位居民拿來云南白藥幫林丹止血,她一邊忍著疼痛,一邊跟婆媳講道理。平息了這場糾紛后,她才去醫(yī)院,傷口縫了6針。后來,婆媳倆特意登門道謝。看到她們和好如初,林丹說“心里比蜜還甜”。
林丹每天需要操心的事很多。社區(qū)里的吳老太82歲時,不慎跌倒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老人一輩子獨身,只有一個遠在海外的侄子。侄子提出,自己無法回國照料老人,希望社區(qū)能夠幫忙。從此,林丹主動挑起了照顧吳老太的重擔。她早上6點出門買菜,一日三次將飯菜送到老人床邊;她把自家的水果、牛奶給老人送去;擔心老人肌肉萎縮影響康復,她還特意跟盲人師傅學手藝,每天晚上幫老人按摩。老人經(jīng)常高興地念叨:“誰說我沒有親人,林丹就是我的親閨女!”
如今,林丹已先后當過8位五保戶、孤寡老人的“女兒”,長年累月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讓他們體面地走完人生。
保平安
“社區(qū)和諧,社會才能和諧,因此維護安定很重要。”林丹說。
居民小王自幼喪父、缺乏管教,結交了一幫問題青年,染上了盜竊惡習,被判入獄8年。小王的母親葉老太受不了刺激瘋了,一個家庭支離破碎。林丹替葉老太去探監(jiān),小王痛哭流涕,后悔自己犯下的錯誤,更擔心母親犯病無人照料。林丹說:“你安心服刑,積極改造,我?guī)湍阏湛春媚赣H。”精神失常的葉老太有個怪癖,總把糞便當作“黃金”,有時用紙包著藏在床底下,有時用罐子裝了藏在柜子里。因此,每天早上,林丹帶早飯來到老人家,首要任務就是找“黃金”。葉老太病故時,林丹擔保小王獲假出獄,讓他回家送上母親最后一程。
小王刑滿釋放后,無家可歸,林丹就讓他住進了自己家。家人開始并不理解:“別人躲都來不及,你還把他帶回家,這不是引‘狼’入室嗎?”面對親人的怨言,林丹只能耐心說服:“失足青年如果沒人關心、引導,很容易再入歧途。”就這樣,小王在林丹家吃住半年多。在他生日那天,林丹為他煮了太平面,全家一起為他慶祝。小王說,這么多年,他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覺。從那以后,他像變了一個人,懂得感恩,也有了上進心。
林丹還四處奔波,為小王尋找生活出路。對方單位聽說他犯過事,往往一口回絕。林丹沒有氣餒,三番五次地登門求人:“浪子回頭金不換,給他一個機會吧!出了問題我來擔保,還不行嗎?”在林丹的幫助下,小王找到了一份合適的工作,還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
“今年,我已經(jīng)65歲,只要居民們需要,我愿意一輩子為大家服務!”林丹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29下基層 辦實事 解民憂——福建省深入實踐黨的群眾路線紀實
- 2013-10-21西安市民寄來包裹 感謝莆田高速交警千里解民憂
- 2013-08-23浦城法院開展“下基層 解民憂” 走訪慰問活動
- 2013-08-15邵武市拿口鎮(zhèn):黨政班子下村察旱情解民憂
- 2013-07-11羅源:“四位一體”聽訴求 “每月一會”解民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