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訊 “現在用水太方便了!”8日,在羅源縣碧里鄉吉壁村村口,一位正在洗菜的老婆婆喜滋滋地說。作為羅源縣最偏遠的小漁村,吉壁村缺水問題長期困擾著村民。去年底,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
當日,羅源縣主要領導到村里了解到飲水工程的后續情況后,在原先補助60萬元的基礎上,當場承諾繼續提供大部分工程尾款的扶持。
“人想,路不想”,這是流傳在吉壁村的一句古語,道盡了這里的交通閉塞。龜嶼隧道作為我省首個村級公路的隧道,解決了全村人出行難的問題。然而,隧道外幾十米長的引洞修筑又成了村民們的隱憂:內壁雖已加固,可沒有引洞建筑,隧道依然不安全?,F場察看后,縣領導當即拍板:馬上投入設計施工,縣里將據實核撥資金。
近日,羅源縣以召開“四個萬家”活動動員部署會議為新起點,推動全縣各級干部沉入一線聽民意,現場辦公辦實事。各級領導機關、干部、黨代表努力完善蹲點、駐點、掛點、定點“四位一體”的機制,堅持點對點、面對面、心連心做群眾工作,促進聯系服務基層群眾的全覆蓋。
2011年以來,羅源縣基層干部積極撰寫“駐村日記”,以“記”為手段,以“辦”為目的,為民解憂,成效突出。接下來,全縣干部都要寫“民情日記”,堅持在日常走訪中訪貧問苦、訪民問需,及時了解民生;全縣各級黨代表,每人固定聯系10名以上的群眾,其中重點聯系1名困難黨員。同時,充分運用好黨代表信箱、黨代表聯系服務卡和黨代表民情問需卡的作用,建立群眾熱點難點問題辦理情況登記表,實行銷號管理,定期通報落實情況,確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著落,杜絕懸而不決現象。
與此同時,“駐村日記”工作分析會制度也將升級,建立社情民意分析例會制度?;鶎狱h(工)委要按照分級負責和歸口管理原則,每月召集一次社情民意分析例會,對本地區本部門的重要社會動態、基層單位和群眾反映集中的熱點問題以及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等進行匯總、分析、研判,分類分級進行處理,為縣委、縣政府及時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科學民主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此外,羅源縣不僅推行每月15日黨政主要領導接訪制度,還堅持縣領導每個工作日信訪坐班制度,要求領導干部沉下心來、俯下身子,以實實在在的成效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