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會,他們一樣出彩 ——講述殘疾人勞動就業的故事
東南網3月20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
據統計,我省已辦殘疾證的就業年齡段殘疾人達42萬人。為促進這部分殘疾人走出家庭、融入社會、實現就業,近年來,我省各級黨委、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城鎮新增就業殘疾人1萬多人。連日來,記者走近這個群體,了解他們在政府和社會的關愛下的工作和生活。
一
每天早晨,王阿姨都要陪著女兒江婧,從福州寶龍廣場轉3趟車,到倉山區一家殘疾人代步車廠上班。
2月底,江婧在省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找到了這份新工作。目前,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已在全省各地設立,免費為殘疾人提供職業指導、職業培訓、職業介紹等服務。然而,身有殘疾的江婧始終對陌生的環境心存畏懼。
“這孩子右手先天殘疾,后天又患上了癲癇病。自去年7月中專畢業后,她已換了好幾份工作,情緒波動比較大。”為了給女兒打氣,同時也方便照顧女兒,已退休的王阿姨想陪女兒工作一段時間。沒想到,用人單位居然同意了她的要求。
接收江婧和王阿姨的這家殘疾人代步車廠去年剛成立。老板王衛民因小兒麻痹癥落下了肢體殘疾,因此他格外理解殘疾人的內心需求。“為了這個工廠,我抵押了房子,掏空了積蓄。我咬緊牙關堅持下去,就是為了證明自己能行。”王衛民說,目前我省肢體殘疾者有49.9萬人,可卻沒有一家生產殘疾人代步車的工廠,他希望能填補這個空白。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王衛民搭建了網絡銷售平臺,而網絡客服工作正適合江婧。“工資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邁出融入社會的第一步。”在代步車廠,王阿姨幫忙組裝車輛、做好后勤保障,盡管生活并不順坦,但她依然知足、樂觀,“身邊有那么多好人在幫助我們、支持我們,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次工作機會。”
“我剛和一個客商在網上聊了好一會兒,他很有興趣購買我們的代步車呢!”3月10日,記者再次聯系上江婧。與兩周前不同的是,在身邊人的感染下,這位原本安靜、內向的小姑娘逐漸開朗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07長泰縣召開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表彰大會
- 2014-03-05勞動最美的旋律
- 2014-02-28培養孩子愛勞動是早期幼兒教育的重要部分
- 2013-11-26辛勤勞動 誠實勞動 圓夢中華
- 2013-10-28思明區“夢想田園”校園勞動實踐基地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