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2月28日訊(本網記者 賴全平 孫熙沛 張彩華)談起寧化縣安遠鄉后溪小學,熟知情況的人都說,那里有一位特別敬業的校長付貴明,他是全校最年輕的老師,他用跛腿撐起了校園一片天。
后溪小學距縣城50多公里,現有7個教學班206名學生,學生多屬留守兒童。
跛腿堅守三尺講臺
1999年付貴明從寧化師范學校畢業后,分配到安遠鄉豐坪小學任教,1年后調往安遠鄉后溪小學,從2009年起擔任校長職務。
一場突如其來的無情車禍造成了付貴明的右膝蓋粉碎性骨折,雖經治療,右腿還是落下了終身殘疾的毛病。“當年我感覺天都快塌下來了,但我很快調整了心態,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付貴明跛腿走向講臺,一站就是14年。
付貴明在學習上從嚴要求學生,生活上卻處處關心孩子,從不挖苦、歧視后進生,更不會體罰調皮的學生,孩子們都親切地稱他為“付叔叔”。
王曉鵬因家庭貧困曾輟學在家,付貴明多次入戶動員,當王曉鵬重返校園后,付貴明就幫他墊上學費,并隔三岔五給他買學習用品,幫他順利完成學業。如今,逢年過節,事業有成的王曉鵬總要到付貴明家走走,表達一份感恩之心。
六年級學生付明根上課經常搗亂,還捉弄老師。付貴明知道后,多次找他談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將他的座位安排到前排,指定學習好的同學和他同桌,對他的優點和點滴進步都進行表揚。付明根慢慢地變得懂事、好學了,如今他已升入重點高中。
因工作業績突出,付貴明多次榮獲縣、鄉先進教師等稱號,還參加過省、市骨干教師培訓,教學設計《圓的面積》曾被省教育學院評為一等獎。
傾心打造文明校園
“平時吃住在校,即便有時回鎮上和妻女團聚,第二天他也總是第一個到校,檢查學生到校情況及儀容儀表,督促學生清理衛生死角,放學時關好門窗、檢查水管電網后才離開。”老師陳應根說,付貴明總是嚴于律己,為人典范。
2011年,后溪小學新校區開工建設,盡管有專人負責,付貴明還是放心不下,老隔三岔五地前往工地現場,進行監督。2012年9月,后溪小學新校區正式投入使用,但在校園規劃和建設上,付貴明又忙開了。在付貴明的努力下,后溪小學發生了許多可喜的改變,綜合評比年年位居學區前列,多年來從無流失一名學生,更無發生過任何安全事故,深受村民們的好評和上級部門的肯定。
面對家人,付貴明卻心存愧疚。隨著鄰居們的陸續搬遷,付貴明的父母依舊生活在30多里外的山村老家,益發寂寞起來。2008年,因為父親付重美的不慎,一場大火將10多戶村民的自留山燒得片草不留,
為補償損失,付貴明省吃儉用,硬是用自己微薄的工資還清了這筆巨款。為了補貼家用,64歲的父親至今還漂泊在外打工賺錢,留下年近花甲的母親長年獨守祖屋。
“妻子在鎮上幫人售貨,10歲的女兒在中心學校念書,常年由妻子照顧,我得常回去輔導女兒的功課。母親曾有過腦溢血,經常頭暈,干不了重活,我也得常回去看看,順便捎些好吃的。”談起家庭情況,付貴明十分愧疚,自己無力在鎮上建房,更無力讓年邁的父母團團圓圓安享晚年,一家五口竟有四個家。
二胡拉響人生強音
付貴明酷愛二胡,早在師范念書時,就曾榮獲全省中師文藝匯演一等獎。像許多二胡演奏家一樣,付貴明特別喜歡拉《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蘭花花敘事曲》等。多年來,每天早上,他都要拉上個把小時的二胡,流淌出或柔情似水,或鐵骨錚錚的琴聲。因此,有人說,他是山里的阿炳,為人師表,身殘志堅。付貴明卻說,二胡是他的摯友,充實了他的生活,拉響了人生強音。
在付貴明的影響和帶動下,馮新興、封萬安等老師也愛上了二胡,向他拜師學藝。付貴明不僅熱心地幫他們網購二胡,還經常利用休息時間進行“一對一”的義務輔導。“遇上演出活動,三人一臺戲,也能拉得有模有樣了。”能免費學到二胡技藝,馮新興倍感激動。
聽說付貴明的二胡拉得出色,不少家長也經常帶著孩子慕名前往學習,付貴明總是來者不拒,悉心指導。
“我也曾多次有過出山的機會,但我始終舍棄不下這養育我的大山和大山里的孩子,我有義務將他們教育好,將他們送出大山。”談起今后的打算,樸實的付貴明情不自禁地哼唱起那首歌《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
(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2880后“最樂觀店主”離世堅強抗癌感動七千余網友
- 2014-02-27感動中國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
- 2014-02-27有一種感動叫責任
- 2014-02-27溫潤眼眶 蕩滌心靈——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
- 2014-02-27由“感動” 引來“感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