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觀看了《2013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期間,大家幾度眼眶濕潤,就連平時嬉笑頑皮的弟弟也不例外。那些淚水不是因為脆弱,不是因為悲傷,而是“感動”激發了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各種各樣的負面新聞不絕于耳:老人跌倒路人不敢施以援手;“表哥”“房姐”屢見不鮮;農民工奔波討薪;醫患關系緊張……這些都讓有良知的國人感到寒心、失望。人們不禁問: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美德去了哪里?而這些“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就像一縷春風溫暖了人心,更像一絲春雨默默滋潤了心田。
因為愛祖國,有了“核潛艇之父”黃旭華,跟隨將軍丈夫回鄉務農、扎根并奉獻農村一生的龔全珍以及中國航天群體;因為愛他人,因此有了堅持捐款17年的九旬老人劉盛蘭,以及因見義勇為高位截癱29年、委屈艱辛而無怨無悔的方俊明;因為愛鄉親,因此有了貼工、貼錢、貼命的基層村支書段愛平和大學畢業回到大山深處守護教育夢的門巴女兒格桑德吉;因為愛職業,因此有了98歲高齡依舊工作在第一線的“良心醫生”胡佩蘭;因為親情之愛,有了身罹絕癥,為了孩子的未來苦繡《清明上河圖》的姚厚芝。
獲得殊榮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我想,沒有人是為了今天的獎臺而選擇自己獨特的生活。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的好事,他們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只是因為忠于自己的內心,緣于愛。 他們一直堅守著一個信念“愛祖國、愛人民”。就是這樣的大愛這樣的信念讓他們表現出了震憾人心的人格力量。他們所表現出來令人感動、為人景仰的高尚精神,奠基和建構著和諧社會及其所特有的和諧文化。
看完了,母親說到:“我們可能一生也達不到像這些感動人物的人生高度,但我們可以不斷地向他們看齊,生活中,要做一個正直的人,遇到有需要幫助的人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還有就是工作上要勤勤懇懇、精益求精?!笔前?,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他們的分內之事,甚至自己也能做到,可由于我們中途因自身或外在的一些原因而不得不中斷,堅持不下來。因此,更多的人往往難以達到類似獲獎感動人物的事跡或者境界。只要我們持之以恒社會何愁不進步?每一次付出都是一次旅行,每一個故事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總有一天,我們的社會會被我們的付出洗滌得清澈。“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不僅是感動,更多的是一份愛、一份正能量的傳遞。
作為一名測繪工作者,我不禁又想到了國測一大隊、楊艷萍、劉先林等測繪界的優秀人物,他們無不擁有崇高的品格,秉承著“熱愛祖國、忠誠事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測繪精神,執著耕耘于自身的崗位和事業,我們要以他們為旗幟,傳承和發揚他們優良的測繪傳統,學習和吸收他們寶貴的測繪精神,鞭策我們的實際工作,奮勇拼搏,勇于吃苦,履行工作職責,以高度的創業熱情和優異的工作成績助力實現測繪強國夢!(鄭雪芬)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27道德模范讓我們高山仰止
- 2014-02-27春節期間開展道德模范關愛“很給力”
- 2014-02-27文學不能消解道德
- 2014-02-27讓法律閃耀道德之光 讓道德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