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jié),與往年滿城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不同,北京的花炮燃放變得稀疏不少。2013年持續(xù)不斷的霧霾天氣,改變了市民的過節(jié)習慣。2014年春節(jié),北京變得“安靜”和低調。4日是農歷馬年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按照中國民間傳統(tǒng)習俗,這一天要吃餃子、放鞭炮,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放”出去。然而,當日早晨,煙花燃放高峰并沒有“如期而至”,整座城市少了許多鞭炮噪音和硫磺刺鼻的濃煙。(2014年02月04日中國新聞網)
年俗要傳承,但環(huán)境更要保護,畢竟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面對越來越嚴峻的惡劣環(huán)境,我們不能死守著老規(guī)矩不變。京城為環(huán)保而改變年俗的舉措值得所有地球人學習!他們的舉動更加彰顯了社會的文明與進步!
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人們清晰記得,在重度污染天氣時,每家窗戶緊閉,學校停上體育課,出行者口罩掩面,孩童和老人去醫(yī)院就診呼吸道疾病的數(shù)量暴增。北京市環(huán)保局發(fā)布數(shù)據顯示,2013年五、六級重污染天數(shù)累計為58天,占全年總天數(shù)的15.9%。不斷惡化的空氣質量、揮之不去的霧霾天氣讓市民認識到,改善空氣要從自我做起,民眾愈加感受到對藍天的渴望之情。過節(jié)自覺不燃放煙花爆竹,這是做環(huán)保主人的積極體現(xiàn)。大多市民市民不買不放煙花,彰顯出民眾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進步。
但是并非所有的市民都能有如京城百姓那樣的憂患意識的。大年三十,筆者去祭祖,在集體公墓里,有一些市民根本不顧忌他人的感受,在人群堆里放起了爆竹,焚燒紙錢也不在指定的地點,導致了整個公墓上空都彌漫著濃重的火藥味。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大年三十,去祭奠一下故去的親人,這也是人之常情。可是我們?yōu)樯恫荒軓沫h(huán)保的角度,從文明的角度去祭奠呢?在公墓李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導致的空氣污染、噪聲污染,燃放煙花爆竹帶來的安全隱患,還讓整個原本該肅靜的地方成了亂哄哄的鬧市。作為市民我們都應該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煙花爆竹帶來的危害,我們?yōu)槭裁床荒芟窬┏堑陌傩找粯訕淞ⅰ皽p少一次燃放,潔凈一片空氣,增加一份安全”的意識呢?破除陳規(guī)陋習,抵制不良風氣,移風易俗過節(jié),文明低碳辦事,難道不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所在嗎?
文明祥和的過節(jié)才是真喜慶,我們可以通過選擇電子爆竹、喜慶音樂、鮮花等綠色低碳、環(huán)保安全的方式歡度節(jié)日傳達年味。不在安全保護單位和公共場所燃放煙花爆竹,不在深夜及凌晨燃放煙花爆竹,除了可以消除安全隱患,維護公共權益,還能將文明過節(jié)、勤儉節(jié)約等美德貫在年俗中更好地體現(xiàn)出來。放煙花爆竹此類的搞攀比、講排場、比闊氣的不良風氣并非是真正地繼承年俗,只有以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過節(jié),為我們生存的家園共擔一份責任,才真正地有節(jié)日味,讓人過得舒心、放心。(一匹馬)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27禁鞭政令尚需內化為城市文明
- 2014-02-27節(jié)儉文明過節(jié) 讓春節(jié)回歸親情本質
- 2014-02-27多年堅持和患者過年 倡導文明風尚
- 2014-02-27(春節(jié)出境游 文明伴左右)讓風度比風景更美
- 2014-02-27遠離煙花爆竹 讓年俗服務于健康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