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決定,在已基本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的基礎上,將兩項制度合并,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盡管我國目前社會養老保險還包括事業單位、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等多種,此次合并的只是后兩項,但已經清晰地表明,我們在社會體制改革方面正在邁出堅實一步。
應該說,這是一項水到渠成的政策改革。在實踐層面,據了解,全國已有15個省份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從制度層面來看,這兩種保險的制度框架基本一樣,而2010年通過的社會保險法也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并實施。”盡管如此,這一改革無論從政策本身,還是從它激發的正面效應,都是意義深遠的。
根據新制度,基金籌集采取個人繳、集體助、政府補的方式,中央財政按基礎養老金標準,對中西部地區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由中央財政統一承擔責任,起步雖然還很低,但起碼可以保證基本生活,尤其是對農村的老人來講,免除了后顧之憂。依據人社部2012年的人口數據,按照每人每月55元的標準,全國基礎養老金年支出為862.95億元,這是一筆可觀的福利。應該說,在整個國家財政10多萬億元的結構中,這是一個相當小的比例,卻解決了老年人口的基礎養老金問題,是一項投入不多但效果極好的德政。
從政策的效果來看,城鄉統一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也是縮小城鄉差別的重要舉措。僅從當前看,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億,城居保和新農保合并后,將直接使1億多的老年人受惠,其中90%以上都是新農保人員。在現行社會管理結構中,所有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制度,都是按照城鄉身份分類管理的體制來設置。將一半以上老年人口的基礎養老金統一管理,不分城鄉戶籍,客觀上將對現行戶籍制度產生較大影響。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1-31閩將建海峽兩岸養老產業合作開發示范基地
- 2014-01-30福建:養老服務業,讓社會資本“唱大戲”
- 2014-01-30福建:新建小區須配養老服務設施
- 2014-01-09泉州養老事業轉向服務提升 今年政府將再投千萬
- 2013-12-30從“養老”看“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