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公務員所面臨的“禁令”將有增無減。1月15日發布的中紀委三次全會公報中再次強調:嚴禁公款宴請、贈送節禮、違規消費;嚴查領導干部到私人會所活動、變相公款旅游;將領導干部收受禮金行為納入重點糾正范圍。并要求,在查處的同時還需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反腐敗研究學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向記者表示,從2013年中央連發禁令及此次公報來看,當官不易將會成為一種常態。(1月17日,鳳凰網)
2013年至今中央先后已出臺15個文件通知,以“嚴禁”“嚴查”的口吻砍除公務員的“灰色利益”。
據統計,15道禁令所消除的“灰色利益”包括:豪華超規格辦公樓、黨政機關文藝晚會、一般公務用車、會員卡、公款旅游、公款宴請吃喝、公款發放贈送月餅年貨等節禮、公款印刷贈送賀年卡、公務接待使用魚翅燕窩或香煙高檔酒水、贈發土特產、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等,其中大部分與普通公務員日常工作和生活直接相關。中央在發布禁令的同時,大多還配套有問責措施。
隨著公考大軍的不斷加大,“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公考熱潮更是有增無減,收入穩、地位高、福利好成為公務員身上最耀眼的“光環”。然而,在我國公務員隊伍里面,無不突顯了一個問題,公務員里究竟多少人在干事,又有多少人在“濫竽充數”,過著“南郭先生”那樣的日子?
誠然,作為公務員,為人民服務第一要務,但在公務員隊伍中卻不乏“南郭先生”存在,占位置不做事,抱著不做事就不會做錯事的思想,在公務員隊伍中“平安”度日。由于公務員屬于編制內,且在旁人看來是“鐵飯碗”,再加上長久以來形成的“論資排輩”思想的影響,更加增添了這樣“南郭先生”的優越感。
誠然,自13年以來,中央先后出臺了“八項規定”和狠剎“四風運動”,社會上奢靡之風確有收斂。一些大牌煙酒降價不斷、一些大牌餐飲場所門庭冷落。人民群眾額手稱慶,廣大黨員倍感振奮。更是在國慶、中秋期間頒布禁令禁止公款送禮,在治理“節日腐敗”的問題上可謂是事無巨細,這無疑彰顯了中央治理腐敗問題的決心。
細看中央的這15道禁令,真的可以說是條條深的民心,也可以說更加細化了公務員的管理。因此,可以說這15道禁令無疑是給公務員上了一道道“緊箍咒”。
筆者認為,中央的這十五條禁令來的正當時,使清理公務員隊伍中的“南郭先生”更加容易。相關部門還應該完善制度、加強考核,和權力監管,徹底摒棄公務員身后的隱形福利“光環”,才能讓公務員真正體現出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劉洛妍)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30臺歷企業損失不是中央禁令的錯
- 2013-11-13網吧就這樣和你說再見? 審批禁令解除市場反應冷淡
- 2013-11-04工信部出新規 預裝禁令能否掃除手機“牛皮癬”?
- 2013-08-31送禮禁令吹冷廈門中秋茶市 高端茶銷量或降三成
- 2013-08-13樓堂館所“禁建令”莫成“漸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