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深夜,福州晉安河邊幾家大排檔依然生意興隆,其周邊都是居民區。居民們忙碌了一天正在休息,夜里卻經常被餐飲噪音打擾,多次投訴,問題也沒得到解決。
6日21時許,福州鼓樓區某廣場上播放舞曲的音箱依舊音量巨大,而周邊不到100米就是居民區。
7日23時許,福州晉安區塔頭路附近一處施工現場,挖掘機、渣土車仍在作業。
東南網-福建日報12月13日訊(本網記者 謝婷)閱讀提示:打樁機、攪拌機日夜轟鳴,街邊店、路面攤喇叭攬客,廣場舞、公園唱早晚不歇,劃酒拳、嬉鬧聲此起彼伏……無處不在的噪音包圍著我們的城市,也困擾著想安靜的居民。環保、市容、公安等部門時常出動,但直至今天,我們仍然無法解決城市噪音問題。噪音治理不僅有賴于公民的道德素養,更體現一個城市的社會管理水平。
位于福州西湖公園開化嶼、由老年人自發形成的“大家唱”場所,因聲響太大且臨近居民區和酒店,常遭投訴。近日,西湖公園管理處對這一地點作出禁唱決定,并表示謝坪嶼及大夢山景區已改造完畢,有適合活動的場地,將引導老年人前往這些地點聚會唱歌。這一做法,既照顧了老年人的休閑娛樂需求,又保障了公園周邊居民的安靜生活不受打擾,受到多數人的理解和歡迎。
近年來,因廣場歌舞聲擾民引發的糾紛時常見諸媒體。除此之外,尖銳刺耳的機動車聲、不分晝夜的工地施工聲,大排檔喧鬧聲……不斷衍生的種種噪音成為許多城市管理的“老大難”。記者調查發現,雖然我省在2010年出臺相關規定,對行政主管部門的噪音管理職能進行了明確分工,但記者從各監管部門了解到,對于治理噪音污染,各部門還是存在調查難、取證難、執行難等問題。
各種噪音讓人心煩
近幾個月來,住在福州鼓樓區通湖路某單位宿舍的陸洋總是失眠,他已打算搬出宿舍,到外頭租房子住。他說,自從樓下新開了一家餐飲店,每天晚上就被各種噪音吵得無法入睡,勸酒聲、猜拳聲此起彼伏,從晚上八九點鐘折騰到半夜。
“工作了一天很疲憊,卻連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都沒有,讓人難以忍受!”家住福州晉安區南平東路幸福城的陳女士近日撥打本報熱線投訴。6日22時10分,記者來到陳女士家,她家兩間臥室的窗戶正對著附近一處在建樓盤。記者發現,即使窗戶緊閉,該樓盤的施工聲還是不斷傳進房間,電視開得很大聲,也蓋不住施工噪音。陳女士說,近段時間,深夜還能聽到鉆機聲和渣土車作業的聲音,這些噪音甚至持續到凌晨3點多。
福州市第十九中學位于鼓樓區化民營路與慶城路之間。一名剛畢業的學生告訴記者,3年的初中生活,他早對建筑工地上的噪音煩不勝煩了:先是恒力城施工,接著又是另一樓盤施工,現在位于慶城路邊上的又一樓盤也開始施工了,打樁機的震動、攪拌機的轟鳴,來往運渣土或砼土的車輛更是把課堂吵得不像樣,幾千名在校學生每天上課只得忍受著這些沒完沒了的噪音。
記者在我省一些城市的便民類網站上輸入“噪音投訴”關鍵字,發現此類投訴非常多,其中以對文體活動、餐飲、機動車和工地施工方面的投訴為主。不少市民反映,噪音問題的管理部門眾多,不知該向誰投訴;還有些市民反映,噪音問題“摁下葫蘆翹起瓢”,整治了一段時間后又會出現反復。
部門監管有些困難
記者了解到,除了環保部門以外,公安、文化、城管、交通等部門也都具有在其管轄范圍內治理噪聲的職責。
根據我省相關條例,城市噪音分為工業噪聲、建筑施工噪聲、交通噪聲和社會生活噪聲。工業廠房等固定聲源產生的噪聲歸環保部門負責治理和監管;建筑施工噪聲和部分社會生活噪聲由城管部門負責治理和監管;擅自使用高音喇叭巡回播放等噪聲則屬于公安機關的監管范圍。此外,同樣是交通過程中產生的噪聲污染,還要劃分機動車輛、機動船舶、鐵路機車、民用航空器和道路、高架及立交等聲源主體或區域,歸不同部門監管。
“雖然常接到生活噪音擾民的投訴,但在實際處理過程中,往往遭遇調查難、取證難、執行難等問題。”福州市公安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噪音污染必須由環保局、市容局測定或認定,他們才能執行。如果接到噪音擾民報警,他們會到現場進行溝通。一般情況下,制造噪音者都會主動
減小或關閉噪音來源,但待警方離開后,噪音又卷土重來。“在一些市民投訴的重點區域,往往公安人員到了現場,他們就調低音量,抓不到現場,又無章可依,就沒法作出處罰。”
福州市市容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局曾經采取一些靈活手段治理商鋪噪音,如有些店家將音箱放在路邊播放宣傳廣告,便以占道經營對其進行處罰,但一旦這些店家將音箱收回店內播放,他們就很難對其進行處罰。
對于工地噪音,城管部門也感覺執法有些難度。據其介紹,只有市環保局下屬的監測站才擁有法定的噪音監測認證資格,如果被監測對象拒不承認噪音超標,就只有邀請監測站人員前來進行噪音認定。“從提出申請到監測站人員前來檢測,需要一段時間,假如監測站人員趕來時,那個地方恰好又暫時沒發出噪音,等于白跑一趟,那就只有再次排期,這樣花的時間就更長。”該工作人員說。
除了以上原因外,記者發現,雖然福州市目前已有《福州市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適用區域劃分》、《福州市環境保護條例》等法規,但其執行標準不細、處罰標準偏輕,而部門在執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職能交叉的區域,導致市民往往感覺投訴無門或者解決不力。
許多噪音本可避免
“其實許多城市噪音本可避免,關鍵是不僅管理部門執法水平要進步,市民文明素質也要提高。”省社科院精神文明研究所所長曲鴻亮表示。
他認為,在其他居民休息時段,不大聲喧嘩,不要把自己的休閑娛樂建立在干擾他人生活的基礎上,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這是一座文明城市市民的應有素質。譬如跳廣場舞,這是部分老年人的健身娛樂需求,本無可厚非。跳舞時,可以避開他人休息時段并且把音量調小,或者盡量選擇離居民區較遠的地點,矛盾就可以得到解決。
針對一些工地深夜施工擾民的現象,曲鴻亮認為,如果在前期工程管理中合理設計、科學規劃,就不會需要趕工期。即使不得已要趕工期,也可以通過投入更多施工力量等方式來解決,不一定非得深夜擾民。“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需要對他人的處境進行換位思考,這樣社會才能安靜平和。”
家住福州鼓樓區屏西小區的劉先生很贊同曲鴻亮的說法。他說:“對他人的處境要有‘同理心’,并在這種心態的基礎上進行溝通,事情往往能夠得到很好解決。”劉先生告訴記者,他長期上夜班,回到小區常常比較晚。而小區里有一名老人住在一樓,且有神經衰弱,便向物業建議夜間11點以后禁止的士進入。劉先生家距小區大門較遠,徒步到家還需十幾分鐘,倘若禁止的士進入,他半夜回家十分不便。劉先生主動找那名老人商量,表示的士進入小區后會提醒司機盡量不要發出噪音,或者行進時繞過老人所居住的樓房。溝通之后,劉先生和老人都得到了自己滿意的結果。
“城市噪音的處理得當與否,不僅反映出一個城市的社會管理水平,也反映出市民的社會公德心和道德水平,是一個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曲鴻亮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03福州:老人們跳廣場舞 噪音惹爭議舞池被潑糞水
- 2013-11-26廣場舞高分貝噪音擾民引熱議 學生看書受擾欲扔水瓶
- 2013-11-19廣場舞音響過大擾民投訴多 降噪音全靠自律?
- 2013-11-12破解噪音問題 新型雨水格柵“不吵不鬧”
- 2013-08-06減少噪音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