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訊 “提倡節儉辦婚喪嫁娶等重大事宜,不大操大辦;摒棄不良婚慶陋習,簡化婚禮環節,婚喪等事宜不請戲班、表演隊;提倡生育、升學、入伍、生日、喬遷、老人壽慶等喜事盡量不辦或小辦,支持家鄉公益事業建設……”4日上午,在倉山區城門鎮璧頭村,村支書吳謀銘宣讀的倡議書,贏得了村民群眾的陣陣掌聲。
村民的掌聲表達了他們對于破除不良習俗的渴望。近年來,璧頭村村民的腰包鼓了,講排場、比闊氣的風氣也盛行起來,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人情消費”愈演愈烈,不僅是紅白喜事,小孩滿月、子女入學等也越辦越隆重,越辦越闊氣。大操大辦不僅造成巨大浪費,也給村民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據統計,每戶村民平均一年要收到20多張請柬,每年人均“人情開支”3000元以上,一場紅白喜事平均花費高達13萬元。
“其實大家對于大操大辦都很反感,但礙于情面又不得不辦。”村委會主任陳依妹說,倡議書從節儉辦婚喪事宜、杜絕奢華擺闊、倡導文明祭掃、不搞封建迷信活動、爭做厲行節約宣傳員等五個方面發起倡議,村兩委和黨員干部帶頭示范承諾,號召廣大村民群眾從自身做起,狠剎大操大辦不良風氣,摒棄農村陋習,形成人人節約、處處節儉的良好習慣。
倡儉抑奢的倡議得到了大多數村民的支持。“紅白喜事節儉辦,我舉雙手贊成,一定要把這股互相攀比的風氣剎住。”73歲的老黨員吳謀壯深有感觸地說,他每年的退休收入不過2萬元,可是每年“人情費”至少包了6000元。“年紀大了,想攢點錢去旅游,可省吃儉用的錢全花在這里了,旅游的費用一直湊不足。”吳謀壯無奈地說,都是鄉里鄉親的,雖然心里不情愿,但也不好意思不去。
出錢的不樂意,辦酒席的人也是有苦說不出,村民吳某某就是典型的例子。吳某某家本就不富裕,但喜歡擺闊氣、講排場,婚宴大宴賓客35桌,長輩過世又擺了40桌酒席,結果欠下一屁股債不說,妻子一氣之下,也離婚出走了。
在倡議活動現場,村民吳寶鐘帶頭在承諾墻前簽上自己的名字。“舌尖上的浪費真讓人心疼,我們用節省下來的錢支持村里的公益事業多好。”吳寶鐘激動地說。
倉山區紀委書記梁棟表示,倡議活動是中央“八項規定”在村級組織的延伸,希望能通過此次活動,引導村民向奢侈浪費說“不”,養成勤儉節約、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2690.8%受訪者贊同大學生應養成“光盤”節儉習慣
- 2013-11-25節儉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美德
- 2013-11-06節儉風“吹冷”廈高端餐飲市場 漲慣的婚宴不敢再漲了
- 2013-10-31今天是世界勤儉日 讓我們唱響“節儉style”吧!
- 2013-10-31節儉中不失“高端大氣上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