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13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名單揭曉,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11位少年榮獲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稱號。
看完央視播出的頒獎典禮,感動之余,也不勝唏噓:在最應該無憂無慮的童年,他們不是天真爛漫、衣食無憂,而是以孱弱之軀,過早的挑起了生活的重擔,飽嘗了太多的艱辛:吳林香,一個她只有13歲的女孩,為照顧患癌癥晚期的母親和因患腦溢血癱瘓的外婆,每天早早起床,服侍全家人洗漱,然后砍柴、打豬草、洗衣服、煎藥、收拾院落、做早飯,伺候全家吃完飯,她才能帶著5歲的弟弟走兩個小時的山路去上學。王芹秀,從小被親生父母遺棄,好心的王炳乾收留了她,由于王炳乾從小就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常年不能干活,奶奶又年事已高,雖然知道自己不是親生女兒,但她卻像侍奉親生父母一般悉心照顧父親,從懂事起就幫著奶奶擔起照顧全家的重任……
相較于前段時間網友總結的“不孝七宗罪”的輕松調侃,這些“最美少年”的孝心,是沉甸甸的。是帶淚的感動中,我們看到了一種嚴肅的堅守,一種面對苦難的不屈的抗爭、一種對美好未來的深深的向往。這些“最美少年”的事跡,充分展現了孝敬長輩、自強不息、陽光向上、自立自強的精神品質和美好情操,他們身上所傳遞出的強大正能量,不僅能蕩滌心靈,撫慰傷痛,更能匡正時風、培樹正氣。
“孝”作為一種傳統的倫理觀念,簡而言之,就是尊老敬老。在我們這樣一個特別重視家庭倫理的國度里,孝是家庭關系的重要內容。在儒學宗師孔子看來,要穩定社會秩序,必先穩定家庭,而孝正是穩定家庭的重要倫理。因而,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統治者始終在倡導孝,也因此形成了系統的孝文化體系,也正是在這一歷程中,孝文化逐步淪為封建統治者禁錮人性的工具。今天,孝回歸了本源,作為一種傳統的家庭美德,“孝老愛親”寫進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成為全體社會成員應該共同遵循的基本價值規范。在近些年開展的各種“感動”與“最美”系列評選中,一個個孝老愛親的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震撼著我們的心靈,他們讓我們看到人性中閃現出的熠熠光輝,看到了一種偉大的精神和崇高的品格。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25幫扶道德模范關乎價值導向
- 2013-11-25道德模范之美 美在心靈
- 2013-11-25讓“微”道德點亮心燈
- 2013-11-25“記者節”想到記者的人格道德形象
- 2013-11-25傳播道德 收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