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子是誰?他是一位埋名隱姓的民間慈善人士。據已知的簡單材料,@鋼子是東北人,一個普通生意人,因一個偶然的機會涉足網絡慈善。有一天,支付寶在尋找“網絡首善”,查明@鋼子的支付寶的記錄全都是捐款。他捐贈了400萬—500萬元,但不愿跟被資助者發生關聯,為的是維護對方的尊嚴。
有人譏笑@鋼子的行動是“傻捐”。我卻認為,他一點也不傻。他很聰明,很高尚,也很了不起。他的救助方向很明確,即貧困的大學生、需要幫助的老人、重病或者生存幾率不大的人。他有大筆的付出,卻不求回報,更不圖虛名。他的目的性強得很:緩解貧富矛盾,構筑社會和諧。這何傻之有?比之于那些名曰做慈善,實為謀私利、做買賣的“聰明人”,要高明不知多少。
在@鋼子看來,當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財富本身也就只剩下一個數字。與其守著這個數字,還不如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他把回饋社會、幫助窮人作為自己的一項義務和道德要求,所崇尚的是沒有回報的慈善,是純粹的慈善。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說過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鋼子提倡了一種新的慈善理念,他說:“我要發動一場慈善微革命,我要推行平民慈善的理念。”他給中國民間慈善公益事業的走向提供了一個富有意義的樣本。他請受助者承諾:“當你有能力時,會把我捐你的數額再次轉捐給更需要救助的人,并會以此傳播!”他認為,如果自己幫助的100人中,有一人能這樣做,他的平民慈善理念就成功了。
這進而說明,推行這樣一種平民慈善的理念,可以使慈善事業的參與者越來越多。“慈善家”不是一個昂貴的名詞,也不要以為只有巴菲特才能做。我們需要公眾參與度更高的平民慈善。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做慈善,每個老百姓都可以幫助他人。如果大眾表現出的都是善良,社會一定會更安定。如果這種平民慈善的理念為更多的人所接受并效仿,那么,我們的慈善事業將會更有生命力。(吳興人 原文刊于11月15日《解放日報》,原題為:《@鋼子,傻不傻》,有刪節)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25幫扶道德模范關乎價值導向
- 2013-11-25道德模范之美 美在心靈
- 2013-11-25讓“微”道德點亮心燈
- 2013-11-25“記者節”想到記者的人格道德形象
- 2013-11-25傳播道德 收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