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堯依伯正在將帶來的食物分給附近的貓咪吃
每月購買貓食得花1000多元
說起義務喂貓的行為,依伯說,他自己也愛貓,家里有一只養了13年的波斯貓。7年前,他在附近合唱團演唱時,有幾只流浪貓正在翻垃圾桶找食物,看著很心疼,心想,貓咪那么可愛,沒人喂,餓了怎么辦?
于是他將家里喂剩下的貓食拿出來,沒想到越喂越多,現在他每天要喂養的貓已經有七八十只了,偶爾路上看到幾只也會喂養。
“停也停不下來了,每只小貓都是一條生命。”依伯說,貓不能群養,無法帶回家,放著不管又不行。因怕它們餓肚子,大年三十他都要在晚上八九點時再出來喂,除了閉館,刮風下雨都沒停過。
因為買魚喂貓,附近超市的售貨員都認識他,每次只要他來,他們都會說,“喂貓依伯又來了”。還會幫著他挑選魚,賣不出去的死魚也都會留給他,并且折價。
盡管如此,依伯每天依舊花費30多元,一個月得花1000多元。依伯說他的經濟條件不算寬裕,事業單位退休的他每月退休金有3000多元。
愛人從數落到催起床煮貓食
對于依伯這種行為,家人一開始都不支持,依伯愛人盧阿姨說,每天下午兩點多他都要煮貓食,煮的時候滿屋子魚腥味特別重。每次她都要把房間和客廳的門關得緊緊的,深怕腥味熏到里面,甚至合唱團的朋友聞到都會調侃他為“貓王”,煮貓食的鍋又用來煮飯也引來兒子不滿。
盧阿姨說,為這事也鬧過幾次,有時甚至會數落他浪費錢,而依伯卻默默地去買回一個新鍋專門煮貓食,還說,寧可少吃幾頓飯,也不能餓了貓咪,讓他們很無奈。
見勸說無果,而且依伯幾年堅持,家人也漸漸接受,王先生說,只要父親喜歡,他也不反對了。盧阿姨則變得有點主動,有時候依伯睡遲了,她還會催依伯說,再不起床,貓咪就要餓肚子了。
現在,王依伯偶爾有事不能來,盧阿姨都會幫忙喂,她說,我們年紀也大了,每天去那里邊喂貓邊散步也挺好,只要他開心就可以。
本報記者葉佐溫/文見習記者陳騰健/圖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11連城77歲老漢鄧生遠義務修路護路20年
- 2013-10-31"不產垃圾"應成運營商一項強制義務
- 2013-10-30“老伙伴”組團義務指路 “活地圖”幫了千余人
- 2013-10-28公共場所摔倒骨折損失誰來賠? 未盡安全保障義務應擔責